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沙眼老病新解 沙眼衣原体竟会导致不孕

发布时间:2015-06-05      来源: 腾讯    点击:

沙眼老病新解 沙眼衣原体竟会导致不孕

[ 第05期 ]导语

2015年6月6日是第2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为“告别沙眼盲,关注眼健康”。沙眼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眼病之一,根治致盲性沙眼并不意味着不再有沙眼病例的发生,我们仍需要继续普及沙眼防治知识,关注眼健康,防范沙眼流行的复燃。在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腾讯大燕网健康课堂请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李明武老师,来谈谈沙眼防治的相关知识。

专家简介:李明武,眼科学博士,北大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擅长结膜、角膜、晶状体等相关的复杂性眼病的诊断及综合治疗。精于角膜移植、白内障等手术。

 
 我国目前已提前完成根治盲性沙眼目标
眼部健康

新中国成立初期,沙眼是排在首位的致盲性眼病,曾有“十人九沙”之说。究其原因,李老师解释说:“过去受到经济条件的一些影响,一些贫困地区因为水源的短缺,共用一个脸盆、毛巾,造成沙眼的交叉感染。”目前,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沙眼在城市中出现的概率很低。

同时,李老师还特别介绍说,沙眼对多种抗生素药物都是敏感的,随着抗生素药物使用的普及,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很少发现急性期的沙眼病症了。他在临床过程中见到的沙眼一般都是中老年患者,出现了沙眼常见的后遗症与并发症,例如睑内翻及倒睫、角膜溃疡、上睑下垂、眼干燥症、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睑球粘连和角膜混浊等。目前,我国已经提前完成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根治沙眼盲的目标。

性途径也能传染沙眼 沙眼衣原体妇产科尤为常见
性传播途径

我们都知道,沙眼是由于沙眼衣原体引起,这种病菌同时也能造成皮肤的感染以及肺炎等疾病。“现在对沙眼衣原体重视程度最高的不是眼科,而是妇产科,沙眼衣原体也会导致生殖系统的感染,造成盆腔炎,进而发生流产、不孕等问题。”李老师说道。

这个解释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原来沙眼衣原体真的可能影响怀孕,性传播也是沙眼衣原体的传播途径之一。研究表明,母亲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将沙眼衣原体传染给新生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沙眼衣原体的关注重点转向妇产科。

红眼病VS沙眼 沙眼一般不会自愈
滴眼药水

沙眼一般的症状是什么呢?这是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李老师说:“沙眼急性期的症状很像急性结膜炎,我们俗称叫红眼病,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多(眼眵多)。一般的结膜炎,7-10天基本自己就会好转,但是沙眼是不会自愈的。”

很多人参加体检,检查报告中说可能得了沙眼,这个时候不要惊慌,很可能这不是沙眼。跟李老师的交谈中我们得知,沙眼最明显的症状表现在上眼睑结膜有滤泡和乳头,角膜上方血管翳,这些是沙眼的特异性表现。即便是沙眼,治疗上采用氯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滴眼液或眼膏,或口服阿奇霉素等药物,疗效都非常好。

李老师还特别强调,沙眼不会自愈,如果在急性期不及时治疗就会转为慢性,一旦转为慢性,治疗起来可能非常棘手,因此病人要格外重视。另外,人体感染沙眼衣原体后不会获得免疫力,感染治愈后还可能再感染,反复感染是致盲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治疗是预防沙眼盲关键。

沙眼可致盲 必要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致盲

今年爱眼日的主题叫做“告别沙眼盲,关注眼健康”,沙眼是如何致盲的呢?“沙眼之所以会致盲,是因为在病变后会导致结膜上出现瘢痕、倒睫,倒睫会磨坏角膜,出现血管翳”,李老师说:“因此,角膜就不再透明,影响视力,进而造成失明。”

沙眼衣原体对于多种抗生素十分敏感,在早期发现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治愈率高,也不会出现后遗症。一旦到了后期,出现倒睫后,就需要手术治疗。眼睑的结膜受损产生瘢痕,还有可能出现睫毛乱生的现象,破坏角膜,此时就需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干预,避免失明。对于角膜混浊的患者可能需要角膜移植恢复视力。

健康小贴士
 沙眼衣原体越来越受到医生们的重视,因为这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前的微生物会感染全身,引起疾病,而接触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李老师提示广大网友,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揉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很多眼部疾病都是由于不合理的工作方式造成的,特别是干眼症。眼部干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眨眼的减少,李老师介绍说,正常的眨眼频次是每分钟10-15次,而在使用电脑或手机的过程中,我们眨眼的频次会大大下降,导致泪水过度蒸发,另外空调的使用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要学会主动的眨眼,增加空气湿度,或在电脑旁边放绿色的盆栽。同时注意调整坐姿,尽量让眼睛高于屏幕,有利于减少泪液的蒸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察觉自己的视力问题,一旦发现看东西清晰度下降、重影、变形或有遮挡感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明病因,以免耽误病情。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