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观点】叶竹盛:政府不能让好人承担坏人成本

发布时间:2015-06-09      来源: 叶竹盛 法律博客    点击:

一言以蔽之,好政府应该承担保护好人惩罚坏人的责任。总喜欢折腾好人的政府,首先得检视自身政策和理念是否出现问题了。

 

文 | 叶竹盛

来源 | 叶竹盛的法律博客

 

我的一个朋友不久前住院,出院时病历材料和发票都被偷了,十多万元的住院费没办法报销,即使找医院拿到发票底单和其他所有住院材料,能够翔实证明住院的事实和每一笔费用,医保部门还是拒绝报销。他很烦恼,就因为一张发票,几万块钱的医保报销就“报销”了。

 

查询了相关政策,几年前卫生部(当时还没有合并成卫计委)和财政部下发了一个文件,规定医保报销一律只接受发票原件,丢失的不予报销。再一查,这几年丢失发票报不了医保的患者还大有人在,一些想不通的人甚至将医保部门告上了法庭,但由于有两部委的文件规定,法院无一例外都判患者败诉。

 

两部委为什么会发布这么严格规定?原因之一是前几年出现了一些骗取医保的案例,一些人用同一套资料在不同地方或是不同类型的医保中重复报销。这几年医保基金吃紧,堵住骗保漏洞情有可原,但像我朋友那样无辜的善良者,只是因为意外原因丢失发票,但有足够的材料可以证明医疗事实和支出的,却也被医保拒之门外,这便显得不太合理了。

 

这种政策的本质是让好人承担坏人的成本——原本是防范坏人的政策目标,由于政策内容的不合理性,最终却使好人受损。这种思维说重了,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极端思维是一脉相承的。

 

最近关于“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的话题很受关注,相关新闻接踵而至。有关部门的各种政策常将人们逼到尴尬的境地。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各种骗局和陷阱层出不穷,为了防止欺诈,人们办事的时候出示一定的证明材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假如政府将所有的证明责任都推给个人,或是要求个人承担无限的证明责任,那么即使不算“懒政”的表现,也是治理理念出现偏差的结果。

 

曾经有报道称,一个人为了办教师证,被要求办无犯罪证明,到了派出所后,派出所要求她首先找教育局开具“需要无犯罪证明的证明”。对于公民来说,不管哪个部门,政府都是一家,倒是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见外了。许多人遇到的“证明困境”恰恰就是政府部门之前“踢皮球”所致。不同部门奉行的不是精诚合作的精神,而是相互推脱的状态。

 

我曾在香港读过书,每年都要续签一次香港签证。如果个人去,便要提供不少证明材料,大部分是学校开具的。直到有一年,学校“醒悟”过来,为什么不批量办理?从那以后,只需要学校向香港入境处递送一份名单和续签的信息,等办好后,学生们去领回来就可以了。那么入境处不担心学校保送假材料吗?

 

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的商事登记非常便利,即使是食品药品进口这类需要较高强度监管的企业,也只需要简单登记审批便可成立公司开展业务。但香港并非不怕受到假材料,只不过相对于事先的严防死守,香港的法律更注重事后严惩,规定递交假材料办理企业登记的,责任人将受到罚款和监禁惩罚。

 

这种事先把人当做好人,事后严惩不贷的做法,才不至于使好人承受坏人的成本。当然,这种做法无疑要求政府内部有较高水准的信息和审核系统,有较好的执法水平。一言以蔽之,好政府应该承担保护好人惩罚坏人的责任。总喜欢折腾好人的政府,首先得检视自身政策和理念是否出现问题了。

 

原载《新京报》“法治盛言”专栏,刊出有删节。

 

“盛言”(legalagora)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