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医改的核心应该是“高薪养医”

发布时间:2015-06-11      来源: 深圳市法学会    点击:

“高薪养医”其实要表达的是,给了高薪,就可以向医生们提出高要求了。医生的责任和辛苦,也都因此而不能作为谋求私利的借口了。

一直以来,中国社会都被“看病贵、看病难”所困扰,改来改去似乎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于是,2015年以来,国务院频发文件,推动社会办医健康发展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按国务院医改办高层的解说,出台这些政策的目的有二:一是引入社会竞争机制,二是增加医疗资源供应。

值得回味的是,新举措中特别强调:要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笔者看后非常纳闷,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多为降本求利而来,怎么会去“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呢?为寻找答案,在网上搜寻了一些“专家解读”,细细读来,才发现了“原来如此”。

2002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笔者的一个建议被采纳,即将中国的医院区分成“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最后实施的结果却是所有公立医院都“自然而然”地成了“非营利”。不过,若说中国公立医院“非营利”,别说地球人,恐怕就连外星人都不会相信,如今哪位公立医院的院长不在公开谈论医院的利润计划?

了解了这一点,“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路径就昭然若揭了。其实很容易,这个“非营利”的路径就是:社会资本只需并购、收购或入股公立医院,马上就获得了“非营利”的桂冠。至于在经营过程中营利与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然,如今对于医院是否营利、营利多少,公众和舆论或许早就麻木了。事实也是如此,从国际经验看,只要以医疗保险(当然最好是社会保险制度)来支付医疗费用,医院产权是公立或私立其实无关紧要。但要明白,医疗服务其实是不相信市场的,因为医疗“天然垄断”,价格机制在这里基本不起作用。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用保险(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来管住医院。当年觉得台湾的“全民健保”所依靠的医院七成以上都是私立的很令人惊讶,现在想来,即使坚持公立医院为主,但打着“非营利”的旗号拼命营利,改来改去还不是一点辙都没有。

实际上,医改问题远没有那么复杂。医改总是不那么“成功”,是因为没有触及核心问题,老在表面上逗来逗去逗你玩。如果承认医疗服务本质上是人对人的服务,那么改革就应该在医护人员身上做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薪养医”是必须的。可能现在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说法,这薪水要高到多少才算够?其实,医生的受教育年限、人命关天的责任、工作辛劳的程度,各种影响因素都计算进去,一定可以计算出结果来。有人说,难道给了高薪就万事大吉了?不,“高薪养医”其实要表达的是,给了高薪,就可以向医生们提出高要求了。医生的责任和辛苦,也都因此而不能作为谋求私利的借口了。若还是不着边际地兜圈子,民众就仍然只能一出一出地继续看“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医改戏法”,“社会办医”也难脱窠臼———所以,在这里冒着挨骂的风险,干脆把这张窗户纸捅破了吧。

或许有人说,医生要高薪,我们养不起,这话也是千真万确。为什么要有医疗保险?就是因为靠个人和家庭无法应对疾病风险。又要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化:首先要明白,社会保险一定是三方筹资;其次,说白了,政府出得多,民众就出得少;若反之,民众不就得多出点?关键在这里。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