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食品标签上的潜台词你都懂吗?

发布时间:2015-06-26      来源: 华律网    点击:

食品安全法对包装食品的标签等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生产经营者要在包装食品的标签上标明食品成分、添加剂名称等事项。然而,很多包装标签上的潜台词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的。今天编小妞就来给大家解读一下食品标签上的潜台词。

一、“不含防腐剂”≠不含添加剂

食品包装上印有不含防腐剂,并不意味着其不含有其他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香精、色素、发色剂、增鲜剂之类都有可能被添加在食品中。

有些食品原本就不需要使用防腐剂,比如罐头食品、含盐和糖极高的食品,以及一些极干的食品如方便面、挂面等。因为罐头能把食品里面的细菌和芽孢彻底杀灭,同时又密封起来,让外面的细菌进不去,所以它不需要防腐剂,大量的盐和糖也能起到防腐剂的作用。但是如果盐和糖含量太高,其实比含有防腐剂还要糟糕。

这种说明常见于糊粉类产品

二、“不含蔗糖”≠不升血糖

 

这种说明常见于糊粉类产品,如麦片、芝麻糊,饼干、点心之类的包装上也可见到。中老年人、糖尿病人和肥胖者很容易以为这些食品不会使血糖快速升高,于是便放开顾忌地食用。

殊不知,以淀粉为原料制作出来的糊精、麦芽糊精、麦芽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会比蔗糖更快地导致血糖上升,而在那些声称“无蔗糖”的产品当中,经常可以看到上述配料。

此外,从营养价值来说,无蔗糖也不意味着比其他产品的营养素含量更高。

三、“不含味精”≠不含人工增鲜剂

“不含味精”四个字似乎是健康食品的标志。但专家提示,不含有味精,不等于不含有谷氨酸钠这种成分,更不等于不含有人工增鲜成分。

现代食品工业中使用的增鲜剂品种繁多,除了味精外,还有核苷酸钠、有机酸钠、鸡精、酵母提取物、植物蛋白水解物等,而各种鲜味的水解物、提取物当中都含有相当多的谷氨酸钠。所以那些对味精过敏,或对食品中的钠含量有限制的消费者应该谨慎购买此类食品。

四、“不含人工色素”≠纯天然

“不含人工色素”并不意味着食品里完全不含有色素,只不过这些色素不是合成色素,而是从天然原材料中提取出来的。比如含有胡萝卜素的提取物、红曲色素、紫胶红等都是来源于天然食物的色素。

相对而言,天然色素可以放心食用,但在提取过程中,也不排除含有微量的有机溶剂残留。

相关法律条文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