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医托”韭菜 怎样割尽(民生观)

发布时间:2015-07-15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医托”韭菜 怎样割尽(民生观)

 

雅  婷

2015年07月15日03: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有大医院畅通的、反馈良好的医疗信息渠道,医托的根儿才能断掉

  

  医托傍上小医院、黑诊所,把病人忽悠过去后,几十元成本的药卖到上万元。近日,北京警方侦破一起特大医托诈骗案,抓获涉案嫌疑人150名,其中医托80余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0余名。

  打击医托,不是自今天始。为啥和票贩子、号贩子一样,打击过后他们总能“春风吹又生”呢?

  先让我们慢动作回放一下行骗戏码,看看骗术究竟是怎样奏效的:先搭讪,再推荐医院,伪装病友说得了同类病就在某某医院治好的,看完病后诊所还通过电话回访、邮寄药品等方式继续骗取钱财。看着简单,内有玄机——

  病人的信息劣势是第一个空子。上当受骗的多是外地来瞧病的,去哪个医院看病,哪个医生好,往往两眼一抹黑。跑去大医院一看,号挂没了,也不知找谁咨询。这时候有个热心的病友、老乡给你一介绍,溺水时候有根稻草,不由不伸手。

  缺乏相关医学常识是第二个原因。相信偏方治大病,于是病急乱投医。对于所谓的病友现身说法也没有抵抗力,更不用说,还有医疗机构人员的参与,“可信度”大大提高,结果着了骗子的道。

  大数效应,更是医托盈利的法门。现在患者警惕性也高,也存着小心呢,但是,由于基数太大,哪怕十个里面骗着一个,也不少赚。

  招数分析已毕,如何拆解呢?

  消除信息不对称是最关键的。预约挂号平台、医院医生情况等求医信息,得有良好的送达正路;正规的求医信息,必须容易得到。这一招如果使好,医托的根就断掉了。有大医院畅通的、反馈良好的发布渠道,谁去信一个鬼鬼祟祟的托儿?另外,不妨再学习一下银行防金融诈骗的招:在显著地方列出醒目的防骗警示。利用漫画、图片等通俗的形式,把案例、相关骗术介绍清楚了,就管用。

  对于病人及家属来说,也要提前查好相关情况,更要留根弦儿:哪有那么多老乡、病友正巧让自己碰上,哪有那么多偏方包治百病?别信巧事。

  打击绝不能手软。特别是参与其中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可姑息,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医疗机构平时要加强自查,卫生部门应时常监督、掌握情况,公安机关打击的手段应该更灵活。虽然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但只要割得勤,它就长不大,不是吗?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5日 15 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