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康型组织建设体系成果之疾控感想
发布时间:2017-11-20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次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人民建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健康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报告指出,人民建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而且要加强全民社会心理服务的工作。
对标“健康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作为疾控机构,应如何加强疾控基础性防病及管理工作,全面创建“健康型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做了界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的不可分割部分,它包括积极心理健康状态,有效的生活应激和恢复、卓越的工作成效和宽松、创新的组织文化,并对社会做出贡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13&ZD155)首席科学家时勘教授,提出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的维度:身(心理关爱)、心(心能开发)、灵(变革创新)。围绕全国首创突出党建引领的健康型组织体系“五位一体”模型,健康型组织体系组织要素“品牌标志”和健康型体系系统框架,体现出较高的创新性、战略性和系统性。
2010年国家疾控中心部署慢病防治工作就包含有精神卫生工作,以精神障碍及心理疾病临床研究与应用为工作重点,以针对常见性心理疾病的早期预防与干预研究为工作内容。国家已经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目前国家疾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截止目前为止,我江西省、市疾控机构的精神卫生工作还处于空白亟待填补状态。2012年我市疾控中心在南昌大学心理心理健康培训中心参与培养了二十余名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结合组织管理中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强管理,以及人才培训,整合EAP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部分人才已经成长为疾控公共卫生多面手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疾控机构心理咨询以及心理辅导工作,仍然出现盲区与空白。亟待疾控基础性工作与管理的全面加强。
我国疾控中心应该依据自身专业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开设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将精神卫生宣教与促进工作纳入疾控精神卫生防控工作中,建立省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四级联防机制,建立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围绕学校卫生工作,开设心理健康培训中心,心理健康体检工作,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监察工作。围绕《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落实与开展基础精神卫生工作,例如:互联网健康体检测评工作,建立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办公创地、基础设施、具体操作、规章制度等,积极完善疾控自身工作能力,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体制机制建设。
对照健康型组织体系“五位一体”模型的目标层、理念层、核心层和功能层,结合软实力文化建设分别是属于目标层的“组织愿景”和“绩效改进”,属于理念层的“精神引领”,属于核心层的“文化培养”和”团队精神”,属于功能层的“健康体魄”、“心理关爱”、“心灵追求”、“胜任发展”及“和谐发展”。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人事、党务、工会干部、如何借助EAP人力资源管理强劲发力,企事业组织领导者,HR负责人,整合管理学、心理学、医学或社会背景将组织文化全面渗透到绩效当中,从而实现生产最大化,从而实现“产能绩效”的最大化。
健康型组织建设的成果展示,不仅显示了一个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显示了个体组成组织的完善与成熟,更显示了组织的健康发展和创新发展,实现了精神世界的自我实现价值,同时也展示了经济发展的创新理念与成果意识,值得学习与推广。
2017年11月17日,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税务分局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暨中国科学院大学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鉴定评审为健康型组织全国首个验收鉴定单位!特授予健康型组织建设体系全国最佳案例成果奖,这也预示着十九大精神扎根基层育硕果,预示着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紧张,更预示着我们的健康型组织建设未来前景无限美好!
(责任编辑:总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