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斯伟江 | 勇气和技术:我们这一代刑辩律师!燃我微躯,照此故土

发布时间:2015-04-24      来源: 有道云笔记    点击:

 

 

 

我深深地记得,我的朋友张培鸿律师说,如果给我们美国人一样的司法制度,我能做得和他们(最优秀的刑辩律师)一样好。这是他成为基督徒之前说的,现在,我认为,他未必那么肯定了。(毫无疑问,以当下的标准,他是一位优秀的刑辩律师)。

 

我如此感概,是因为读了徐友渔先生的文字《未来道路充满了危险和陷进》,他徘徊于学术专业和社会责任之间,对于为什么专心不走学术路,他认为,时代使然,他不得不分心于社会转型。在文中,他认为,目前就算国内最顶尖的学者,到了牛津、剑桥,也不过尔尔,我们只有一二个,他们有一群。我深有同感。想起培鸿的这句话,是因为,我知道,就是目前给我们的司法制度一个大改革,我们依然无法达到国外顶尖律师的高度。因为,知识和经验都需要积累的。

 

很多人认为,我这是妄自菲薄,我从来不认为白种人高人一等,只是,从自己的经验看,我们在这一二年,才在少数的案件中,遇到了警察出庭、侦查的检察官出庭、专家证人出庭,证人出庭,大量的案子,仍留在对书面证据的质证中,面对不会回答的证言,鉴定,你律师的能力,检察官的能力、法官的能力,能提高多少?律师、检察官、法官,是一样的,有多么优秀的法官,就有多么优秀的律师,同理,律师的水准不高、法官、检察官也高不到哪里去。

 

我经常惊讶于国外所谓的一个律师,滔滔不绝地开庭讲几天,在我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给我时间,我也没那么多话可以说。记得我的一个朋友,某法学院的院长,经常说,国内的学者,让他来讲学,最多三天,一般就一天,就被榨干了。意思就是,没东西了,能讲的就是这些。

 

我只能猜测,国外律师能讲几天,1是因为所有的证人、专家出庭,关键证人一问就是几天,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可以总结。2,律师的话题,或许可以适当超出法律之外。3,他们积累的大量的经验。4,或许最关键的是,他们针对的说服对象是陪审员,而不是专业法官,后者会厌倦长篇大论,我看美国最高法院的辩论时间也不长,而且,法官频频打断律师的发言,当然,美国最高法院的,只是法律审,能做冗长辩论的,往往是和事实有关。

 

我看到某位刑辩律师,他的专访标题是,为中国刑辩律师立标杆。就我所知,他几乎很少取证,因为怕被追究律师伪证。这样的标杆,其技术意义,就是良好的口才,法条娴熟。但律师技术真正的标杆是什么呢?恐怕还是取证,取证、取证。因为真正的法庭之王是证据。我也读过另外一个体制内的刑辩大律师出的书,印象中,最大的经验是,对各种口供证言的做表格,以发现漏洞。这样的标杆,也就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在控方的证据中找漏洞,仍然是在控方的局里,只有跳出这个局,才有新天地,不过,谈何容易?就算取到证据,法院依然可以不采纳,如同昨天看到宁波法院一法官写的,法院、检察院、公安是一条线上的蚂蚱。更何况,还有更有权势的纪委。这种刑事下,更多的刑辩律师,只是走形式,私下去搞关系。甚至害怕当事人不认罪,因为不认罪带来的合法报复,后果很严重。

 

我们的刑事立法,基本上是控方及其盟友的影响下制定的,最终目的是方便社会控制,适当兼顾人权。否则,难以解释,这么高的羁押率。(而在法治国家,取保是家常便饭。以老浦被指控的言论涉嫌犯罪的案子,显然是应该可以取保的)。不但如此,刑法、刑诉法制定之后,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都可以制定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司法解释。(抱歉,其实公安部制定的,名义上不是司法解释,实际效力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要控方的审讯录像时,他们可以不给,没有任何责任,因为法条没有写死,哪怕写死了,司法解释没有写死。我们要纪委的录像时,他们更是直接告诉你,纪委在刑事诉讼之外,实际上就是说,纪委是法外之地。这一波的反腐运动下的冤案和冤魂,恐怕多年之后,才会平反,和以前反右、反革命一样,都是人民群众所痛恨的,但是,你走进一个个的受害者,他们脱去右派、反革命、贪官的标签,都是公民。至于追责,我想,只有上帝知道。

 

我们之前的刑辩律师,在纸面审判和流水线审判下,也开创了很多精细对付笔录的方法,但在询问证人、专家、警察等方面的经验,乏善可陈,这不是他们的错,是制度和时代的问题。我们这一过渡性的律师们,依然乏善可陈,念斌案,算是一个难得的警察、鉴定人、证人、专家都出庭的案子,其中的经验教训,不管是律师、检察官,都可以学习,但其中的庭审录像,法院不会给社会公开,也未必会向律师学院公开,或许是照顾警方的面子?我们在其中做的很多需要提高。

 

在复旦投毒案中,唯一出庭的,就是专家(包括鉴定人)。坦白说,我们的表现,也亟需提高。在广东高院的贪腐案子中,反贪局侦查人员也出庭作证,其中一位侦查人员自嘲,是广东省第一个检察官出庭的,为广东的司法做了贡献。律师面对这些侦查高手的询问时,发现,确实也是很难对付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高手,尽管,出庭证言,有心人最终总能听出些东西。但,例外毕竟是例外。可以说,不改革整个体系,目前的司法改革,最后必定会形改神不改。我们律师所辩护的,依然可能是向虚空说话。

 

律师是一门手艺活,师徒、同事之间的经验借鉴传承很重要,很多工作方式是需要一代代积累的,古人说,鸳鸯绣取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现在的大部分律师依然不敢取证,在上海律师学院教学的大律师,都教年青律师不要取证。我以前不做刑事,似乎也讲过这样的话,这几年做了刑事,我想对年青人说,一定要取证,没那么恐怖,(当然也一定要保护自己)。不过,我以前可以被邀请讲课,如今有点经验教训了,算不上金针,却也不能度与人了。

 

这一代律师的技术,技术依然乏善可陈,但这一代律师中的少数人,其勇气是闪闪发光的,这也是极其珍贵的瑰宝。如被吊销律师执照的唐吉田、江天勇等,他们的勇气,以自己的被打断的肋骨,来映现这一代律师的风骨,这比能滔滔不绝讲三天的艾伦肖和德肖维茨,还要珍贵。正在行进的伍雷、青石律师等,也是我所敬佩的。虽然美国民权运动期间,很多去南方的律师也面临人身危险,可以说,真正优秀的律师,是需要兼具勇气和技术的。国内某些大律师,配合官方法庭做形式审判,其技术最高,口才最棒,也仍会和泡沫一样,会破灭,他们会和目前的司法制度,一起老去。在中国法治的历史上,毫无建树,甚至作为负面典型。但,唐律师等的勇气,如同玫瑰馨香,传之新人,留存永久。我理解,他们的勇气背后,是一种深深的家国之爱。

 

我已经看见,许多的年青律师,已经冲锋在第一线,他们的勇气,是非常宝贵的。我也希望,他们能在技术上,有更多的研究和学习,不要因为自己具有勇气而骄傲,进入一个既需要勇气,有需要技术的时代,不仅需要一颗勇敢的心,也需要一颗谦卑的心。圣经上说,他必兴旺,我必衰微。从历史规律上来说,我们这一代必然是过渡性的一代,我相信,在后面一代,能面对一个能展现律师技术的时代,能展现检察官勇气的时代,能展现法官智慧的时代。不管在那个时代,法律人的谦卑,对良知的尊崇和对造物主的敬畏,都必须有。如此,我的朋友张培鸿的话会可能会实现,技术上,我们不逊于任何一个国外顶尖律师。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意味着人权现象的改善,而非律师争一己之短长。

 

推动这个时代的司法制度改变的,目前,最需要的,仍是勇气,而非技术。因为,技术,已经被法律和司法制度,限制在狭窄的胡同里,你功夫最好,法庭控制住,任你证据扎实,舌灿莲花,你又能如何?所以,目前最珍贵的,依然是如唐律师的勇气,大爱带来的大无畏。

 

当然,这样时代的改变,不是完全等来的,是需要自己的争取,当然,也需要时势,这点我同意曾文正的观点,这样的事情,三分人力,七分天命。天意难测,但我们这一代人中的一些人,迟早也要为这三分人力,燃我微躯,以此寸光,照此故土。

 

来源:有道云笔记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