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们都是法律人(微信号falvren888)
作者:京鲁沪法人
作者赐稿,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世界那么大,心中有法才不怕!
前高院法官评案说法
一一谁想听法,他来讲
引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最具情怀的辞职信走红网络,前高院法官林宪民“我已辞职谁敢聘”公开求职信广为人知。时隔两月,这位前高院法官又有“说法”。
三十功名法与情
八十年代初,通过高考进入军事院校的林宪民,毕业提干时年仅十八岁,据说是当时全军最年轻的军官,在全民普法活动中担任军队宣讲教员,从此与法结下不解之缘。1988年首届全国统一律师资格考试,他以超过录取分数线八十余分的成绩,成为全军第一个取得全国律师资格的人。他生动翔实的法制教育课深受欢迎,妥善处理部队大量单位及官兵包括“天之骄子”的空军飞行员涉法涉诉纠纷,赢得了广泛赞誉,先后获得空政、总政颁发的“空军学法用法先进个人”及“全军普法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解放军法院和《解放军报》举办的优秀军营律师评选活动中摘得桂冠,1989年25岁的他,被中宣部、司法部联会表彰为“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并因此获得所在部队的“建功立业荣誉奖”而载入军史。林宪民不仅自己学法、普法,还带动、影响家人学法,先后有二十多名近亲属取得法律大学以上文凭,其中十八名取得法律职业(律师)资格证书,分别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从事人大、法院、律师、高校工作,《解放军报》、《大众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法制报、《十年求索十年情》等报刊专门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持有总政司法局颁发的军队律师执业证书的他,1996年转业时被部队举荐到山东高院工作。这位有着北大法学院和北理工双研究生教育背景的法官,从刑庭、民庭、执行庭到立案庭,不仅认真办好每一件案件,还撰写发表了多篇法学著作论文,如《缺席审判程序完善》、《企业名称的法律保护》刊载<山东审判>、《浅析违约金的适用冲突》刊载<中国法院网>,《执行救济制度论》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最高额抵押制度初探》刊载<山东社会科学>,《浅议人民法院文化建设》被2014年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审判理论丛书>登载, 其中《离婚案件中公房承租权问题》获得山东省法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在高院工作期间曾多次连年立功、受嘉奖及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法官。
在钻研实体法律之余,林宪民还研究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他观察到企业家和法律人讨论问题的差异,企业家关心有没有经济效益?能否做到价值最大化?法律人在想,是否合法、有没有法律规定?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其构成要件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法律效果是什么?林宪民认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应成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心中有法才不怕!
三十年来 他见证了法治中国蹒跚前行,同时也感受到了法律的无奈和尴尬。他说,大学法律博士因家暴获刑,法院“明星院长”因物欲陨落等例子,让人深思。法律人不仅需要法律专业知识素养,更需要用优秀的文化涵养灵魂与情操,要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功夫,有修齐治平之志向。“德不孤,必有邻”,“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法律人在亲力亲为的办案过程中常常充满利益对抗与价值冲突的矛盾焦点,会受到各种利益的引诱、权力的威压和功利的牵绊。法律人如何才能以一个健康的心态拒绝诱惑、接受挑战? 如何从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中继承创新符合当代法治精神的精华,比如仁爱、诚信、孝悌、礼义、廉耻,以及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理念,善其身并济天下,是他心中多年的叩问与寻觅。
五十之年云和月
与林宪民交谈,是一种享受。他为人低调,却有一份发自内心的对法治事业的执著追求。经过近二十年的法院工作,更多了对法律和人生的积淀和升华。他希望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实践,把自己对司考的知识积累、对培养法律人才的感触和体会、对法院审判及律师工作的若干思考、对企业法治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及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等,与大家共同分享,再次普法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正能量。
内容大致如下:
一、以“过来人”的心历,聊聊“司考那些事”。司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司考的精髄是什么?他取得超过录取分数线八十余分诀窍在哪里?司考是他的红娘,一起通过律考的爱人是知名政法大学的教授、博导,他当年是如何以优异成绩赢得重点大学法科才女爱情的?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亲属中先后有十八人取得法律职业(律师)资格证书,晚辈们称他“司考教父”,他是如何因材施教培养人才、成就“法学之家”的?
二、以“过来人”的心语,告诉你“法官的时间哪里去了”?德沃金说“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法官如何司法,浸润在最贴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最直接的行动传递着法治建设的脉动。那么,作为法律人的法官思维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不同业务岗位、不同审判阶段、审级的法官的思维有何不同?裁判书如何“出台”的?揭示法官判案的奥秘。
三、以“前法官”的视角, 谈律师的生存和发展。律师兴,法治兴,国家兴。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律师将具有越来越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作为一名律师,如何实现律师事业和职业的统一?如何不断拓展深化新业务,赢得社会和经济效益?法官眼里的好律师是什么样的?律师如何与法官的良性互动?如何让法官采纳自己正确意见并影响法官决策?如何做好与当事人的良好沟通?
四、以“法律人”的视角,与企业家谈法治与发展的关系。他说企业一定要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但不少企业老板屡屡入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预料和避开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风险包括刑事的、行政的、民事的,应该如何防范、控制、化解?如何深谙、敬畏其中法律规则?企业如何依托法律顾问,捍卫自身权利?如何用好律师帮助企业增加利润?
他在与大家分享的时候,内容因人而异,形式灵活多样。传播法律知识,点评法律事件,解读家事国事,为法治中国建言献策。
谁想听法,他来讲!
分享演讲热线13156190956 18553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