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法治是律师与法官的共同产品

发布时间:2015-05-1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点击:

作者:马建红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中国,几乎每种职业都有个祖师爷,比如说教师的祖师爷是孔子,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皋陶则因其造律被称之为“法祖”或“狱神”。而关于古代讼师或现代律师的师祖,人们一般会上溯到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邓析。邓析帮助人们打官司,他“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裤”,按照案件大小和复杂程度分等收费,大的案件收一件外衣,小的案子则收一条短裤,是较早的“收费”律师。由于他擅长辩论,“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而且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所以很受民众欢迎。不过也因为他的是非观取决于他的服务对象是原告还是被告,“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这就造成了老百姓是非观念的混乱,对于郑国的执政者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是“麻烦”的制造者,于是,“子产患之,杀邓析而戮之”。律师的祖师爷竟因其善辩而遭杀身之祸。

 

在古代,挑词架讼的讼师是历代官府重点打击的对象,直到清末民初的法律近代化运动中,引进西方的辩护制度后,律师才在社会上有了一席之地。对于一个正在走向法治社会的国家来说,律师这一职业阶层是必不可少的,正像孟建柱书记在“政法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所讲的,“律师依法在案件细节上较真、在诉讼环节上挑毛病、在起诉书和判决书字里行间发现漏洞,有助于提高司法的精准性、公正性。”换句话说,正是律师在法庭上的锱铢必较,才有了司法工作人员法治思维的养成和法治的进步。

 

忠实地维护客户利益,是对律师的职业伦理要求。作为负责任的律师,应该通过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技术性知识及实践智慧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判断一个律师职业素养的高低,主要依据的是他在庭审中的表现,法庭是律师的主战场。然而,在当下中国的律师界,却存在着诸多在法庭外“用功”的乱象,造成了人们对律师的负面评价。

 

曾有一个做律师的学生在微信上发牢骚,“作为一个律师,你说的每一句话,提出的每一个观点,最起码应该从事实出发,找不准案件的切入点是你的能力问题,不依据法律说话就是你的道德问题!口口声声‘我以为,我以为’,你凭什么以为?把庭审硬生生表演成了自己的满口胡诌及文字游戏,你和骂街的大妈又有什么区别?”该学生之所以这么火大,原因是他在开庭时,对方律师罔顾事实,故意曲解合同约定,又不能提出法律支撑。这样的律师在法庭上貌似挺“卖力”,其实只是在进行“表演”。

 

有些律师则对“庭外表演”情有独钟。接受委托时他就告诉当事人,说现在的法官都受贿,要想打赢官司,一定得给法官送礼。于是当事人给律师一笔钱去打点,结果败诉了。于是律师又告诉委托人,说肯定是咱送的不如对方多,咱上诉时一定要比对方送得多才行,然后委托人又给律师一笔钱继续打点,结果二审还是败诉。这时的律师一定会显得“悲愤”异常,大骂法官“天下乌鸦一般黑”。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律师把这些钱截留自用了。遇上较真的委托人,可能会去法官那里求证,揭穿律师的谎言;委托人自认倒霉的话,法官可就戴上了“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帽子。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也真有收礼的法官。

 

当下还有一类律师,喜欢对着法院的安检“较劲”,认为法院对律师进行安检是一种“歧视”,因此而拒绝出庭。这样的律师只能用“无良”来形容:客户花钱是为了让你上法庭去辩护、去争取和维护他的权利,你却在法庭外为争取你“免检”的权利“而斗争”,丢下你的客户当事人独自面对庭审。收了代理费却不去辩护,这是否属于不当得利?人们对此忍不住要恶意地猜想:律师或许只是以安检门做挡箭牌,他根本没有准备好或没能力为当事人辩护吧。

 

律师职业的旨趣在于站在法庭上,通过精彩的辩论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让法官赞同你在辩论中提出的有利于委托人的主张。律师真正有力的武器是语言,要运用清晰、准确、智慧和技术性的语言,让法官相信你的委托人的主张在法律上是正确的,而不是通过庭外舆论压力、金钱贿赂、倒地撒泼等非正常手段。其实,在今天的律师界并不缺乏理性、客观、负责任的辩护人,李庄案中的斯伟江律师“正义不在当下,但,我们等得到”的辩护词,就依然回响在法庭的上空。

 

耶鲁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安索尼·克罗曼在其著作《迷失的律师——法律职业理想的衰落》一书中说道:“律师和法官共同生产的这个产品就是法治本身。”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也仰赖律师、法官等法律人在“庭上”或庭下的共同努力,当我们抱怨当下法治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每个诉讼参与人是否应该扪心自问:我对法治生态的改善有什么贡献?自省的人多了,法治实现的那一天也就为时不远了。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