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们国家的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能够从一个宿管老师的智慧里感悟一些管理之道,将遵纪守法内化为自己意识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执法过程才会变得更轻松,社会才会更公平,纳税人的钱才能得到更好的使用。
文 | 袁冬冬
来源|鹤之舞的法律博客
前几天,与宿管谷老师聊天。我问她:“为什么我们这个宿舍秩序井然,而对面宿舍却一片混乱?另外,宿舍管理事务繁杂,但你在工作时看起来却如此轻松自在?没事儿还能养养花,看看报纸。”她随后道出了在宿舍管理上的秘诀:“按照学校规定办事儿。”
为了保障学生们的安全,我校规定宿舍晚上11点必须关门。但是一个宿舍楼里学生众多,难免会有人因特殊情况回来晚。要落实这项规定,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问谷老师学生回来晚怎么办?她回答说,学生如果真的有事儿回来晚,她会半夜起来专门为其开门,不能懒省事儿就不关门。另外,还要问明学生回来晚的原因,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和合理理由,还要对晚归者批评教育一番。她接着说,有一次一个学生骗她说帮辅导员做事儿回来晚了,她让辅导员打电话到宿舍确认是否真实情况,结果这个学生的谎言被揭穿了。
谷老师说,旁边的学生宿舍,因宿管老师懒省事儿,前段时间没有严格执行学校的这项规定,给学生晚上留了门。学校近段时间进行安全检查,要求晚上按时关门。门关上之后,晚上回来晚的学生络绎不绝,吵得宿管老师无法睡觉,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她又强调说,我们这个宿舍不能开这个口,就算你回来晚,我可以给你开门,但不会给你留门儿。的确,有好几次我与同学在外吃饭,一看时间过了晚上11点,就不再回去了,住朋友家或者干脆住宾馆。看来真是“校纪面前,人人平等”,连我这种有点“关系”的人想走后门也没那么容易。
宿舍管理与国家治理相比,是小事儿。但是,从宿舍管理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当下所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得到一些接近于“真理”的结论:
首先,一个国家由治到乱很容易,但是由乱到治却很难。我们宿舍和对面宿舍一路之隔,对面宿舍每天晚上鸡犬不宁,而我们宿舍却秩序井然。对面宿舍现在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使校纪得以落实,但是想完全改变现状还需要一段时日。不顾学校规定,给学生“开后门”出发点是体恤个别学生,但最终却破坏了整个制度的执行效果,导致宿管老师疲于应对,想扭转局面却又为时已晚。一个国家的秩序亦然,建立的时候一砖一瓦,可谓艰辛,但一点小的疏漏就会使秩序堡垒轰然倒塌。
其次,法治社会是一个成本最低的社会。宿管老师提供公共服务,是由学校财政予以支撑的,最终来源于学生的住宿费。同理,国家公权力资源是用纳税人的钱维持下来的。中国现在行政机关臃肿,社会治理却又十分混乱。究其原因,中国社会离法治社会有一定距离,违法现象太多,管不过来,只能通过增加政府人员数量来应付。如果中国法律能够得到良好执行,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那么法律的指引功能和教育功能就能发挥出来,人们畏于法律制裁也不会轻易违法。另外,社会秩序良好,一旦发生违法现象,更容易被识别出来,漏网之鱼会更少,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社会管理成本自然会降低,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也会相应减少。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个宿舍,一路之隔,一位老师疲于应付,而另外一位逍遥自在,工作之余还能养花看书的原因。
再次,法律得不到执行,潜规则就会横行。我与宿管老师关系很好,但她并没有因为跟我关系好而对我进行特殊照顾。如果宿管老师网开一面,对我进行优待,那么其他学生就会纷纷效仿,企图与她建立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寻求个人私利。那么,校纪就得不到良好的执行,学生的安全也得不到良好保障。国家治理亦然,如果大家通过潜规则来解决问题,就会漠视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明规则”,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将会大大增加,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以上所写皆为自己的感悟,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但自觉可以借此普及一些众人皆知的法治理念。希望我们国家的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能够从一个宿管老师的智慧里感悟一些管理之道,将遵纪守法内化为自己意识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执法过程才会变得更轻松,社会才会更公平,纳税人的钱才能得到更好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