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副县长让儿子吃空饷”,平调警告就拉倒?

发布时间:2015-06-03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副县长让儿子吃空饷”,平调警告就拉倒?

 

蒋萌

2015年06月03日09:4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近期,湖南卫视知名主持人何炅被人举报“吃空饷”引热议。何炅虽然辞职,但社会对“吃空饷”的追问远未结束。去年,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30个省(市、区)共清理清退“吃空饷”16.2万人。透过何炅一例,人们不禁要问:还有多少“吃空饷”者仍在潜伏?

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体制里,编制名额的紧俏性尽人皆知。“光占坑拿钱不干活”,一是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二是没有过硬的“关系能力”没戏。所以,“吃空饷”往往是“权力者的游戏”,甚至被某些人视为是具有一定级别的领导享受的“特殊福利”。正因如此,一些地方的人事部门积极为此“打掩护”。即便“吃空饷”露馅,基层也“很难处理”。

说到底,吃空饷是一种“共谋”,是以权谋私的典型产物。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交叉配合——即我安排你的子女,你照顾我的家眷,彼此“皆大欢喜”。那么,吃亏的又是谁?对于这种“心照不宣”的丑陋,一些人并不以为耻,心里没准还觉得相对于贪污受贿动辄千万上亿元者,“吃空饷”不过是“毛毛雨”。

30个省(市、区)共清理清退“吃空饷”16.2万人,“清理清退”这一措辞也值得回味。现实中,吃空饷的人只是退饷、被清出体制,授意并安排吃空饷的权力者未必受到严厉惩处,如何以儆效尤?面对陕西一名副县长让儿子“吃空饷”,被举报后只是被平调到邻县,仅给予党内警告处分,一些人只会有恃无恐,这也是吃空饷“屡禁不止、屡治屡犯”的重要原因。公众更会质疑纪检与司法的公正性与严肃性。

反腐败要“苍蝇老虎一起打”,已成为上至高层下至群众的共识。“吃空饷”本质上就是贪污腐败,是侵吞公帑与民脂民膏。办理“吃空饷”的责任人则涉嫌渎职滥权,同样是严重违纪违法。对于这些人,不光要给予党纪政纪问责,刑事处罚更不可或缺。对于权力乱象,需用重典。“吃空饷”理应纳入腐败范畴并严惩不贷,切勿再“批评教育为主”。

既然公务员考试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机关与事业单位的编制也不能再“朦胧”。如果定岗、定编、定人、定责全面实现阳光化,心怀不轨者也没法获得“安插空间”。从这一角度看,政务信息公开仍需更上层楼。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