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青年律师如何杀出重围

发布时间:2015-06-04      来源: 潘波 法律博客    点击:

青年律师入行时应对律师职业具有清醒的认识,工作中始终保持着求知、学习的心态,并能快速掌握作为初级律师的基本技能,还能认清自己的成长周期,学会在工作过程中克服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和挫败感。如果能有上述的清醒的考量,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杀出重围,成为一名独立的、优秀的律师。

 

文 | 潘波

来源 | 潘波的法律博客

 

 

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其入职门槛可能是共同体中最低的。法官、检察官除了需要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外,还需参加政府组织的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合格,才能完成入职。但对于律师职业来说,其在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后,只要本人自愿,又能找到愿意接收自己的律师事务所,通过一年的实习期,便可堂而皇之地进入律师队伍。

 

律师队伍中,每年加入者众,但真能够踏踏实实在行业中作出名堂,展露头角的终究是少数,尤其对青年律师来说更是难能可贵。青年律师如何才能从激烈异常的市场竞争中乃至坚不可摧的二八定律中,找到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在律师行业中立稳脚跟?!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考量意义非凡。

 

青年律师入行时应对律师职业具有清醒的认识

 

很多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毕业生的第一职业选择往往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尝试去成为一名法官或者检察官,只有在计划落空时,才会选择去当律师。很多人将律师职业作为职业选择的垫背,认为即使我当不上法官、检察官,最差也可以成为一名律师。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错误的,律师职业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虽入行门槛较低,但其对人的选择、要求却非常高,或许这就是律师行业的淘汰率为何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律师职业对人的选择不仅仅要求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这个人拥有良好的品行修养,具备吃苦耐劳的韧劲,同时,还要求他具有永不止息的学习、进取精神。在这种职业选择的要求下,青年律师入行时,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律师职业不可能是一个单靠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地工作就能做好的职业,其需要的是全身心地投入乃至废寝忘食般、如饥似渴般沉溺的状态。如果你认为律师职业仅仅是一个到点上班、到点下班的普通职业,那你基本很难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走向成功与卓越。

 

对于刚入行的青年律师来说,还有一点认识尤为重要,这就是律师职业是一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职业,成败荣辱全在自己。

 

也许有人抱怨没有被最好的律所接收,有人抱怨没有找到真正愿意带我的师傅,甚至有人抱怨自己不是名牌大学法律系毕业……凡此种种,笔者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认识到你的心有多大,你有多大地坚持,你就能把律师职业做得有多好的强烈认识。不是有句话吗,世界是一面镜子投射在我们心里,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样子的,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打算步入律师职业的青年律师们,笔者想与你们分享的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职业伦理、道德以及律师职业的属性,而恰恰是这种浅而易见的道理。实际生活当中,越是浅显的道理越容易为人所忽略,到头来,我们往往找不到被淘汰或不成功的原因。

 

青年律师应始终保持着求知、学习的心态

 

律师职业对知识的更替要求特别高,一个刑事辩护案件可能涉及到税务知识,可能涉及到货物的进出口报关,可能涉及到会计学知识;一个民事案件可能涉及某个发明设计专利,可能涉及船舶、航空器买卖,亦可能涉及跨国法律的适用等等。律师作为自然人,其不可能是一个洞悉各种专业知识的综合体,那如何才能在那些陌生领域的案件中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呢?保持积极的求知和学习的心态,尤为重要。有了这种心态,他会促使你快速学习、了解你所陌生的知识领域,并通过你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人类的普遍智商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个别人的智商达到140以上属于极个别现象。那么,在大家的智力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情况下,你如何才能比其他人更优秀、杰出?实际比拼的就是你的一生当中,能否始终保持求知、学习的心态。可能大家刚从大学毕业,同学之间彼此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如果你在毕业投入工作以后,如能始终能够保持求知、学习的心态,那么五年、十年、五十年后,你一定会是最杰出的人。同样,如果你把这样的心态用到从事律师职业上,你也一定会是最杰出的律师之一。

 

始终保持求知、学习的心态,从书本当中汲取营养自不待言。作为刚入行的青年律师不妨读读三个类别的书,第一是煲心灵鸡汤类的,比如南开大学张勇教授的《远见》、德肖维茨的《致青年律师的一封信》等。这样的书能够指引你如何做律师,也能增强你做律师的信心和决心;第二是提升业务水平类的,比如梁慧星教授的《裁判的方法》、邹碧华法官的《要件审判九步法》、高云律师的《思维的笔记》、印度米尔斯法官的《律师的艺术》等。这样书能够教会你从事律师业务的一些技能和技巧,能够将你准确地引入职业轨道;第三是了解律所管理和组织架构类的,比如《中伦的秘密》、《引领中国律所现代化管理的探索》、《律师帝国-超级律师事务所世达崛起实录》等。这些书可以告诉你国内外律所的组织架构,帮助你了解你未来的发展轨迹。

 

如上所述,如果你能始终保持求知、学习的心态,不停地更迭你的知识,不遗余力地从书籍中吸取营养,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不仅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还会吐词为经,举足为法。

 

青年律师应快速掌握作为初级律师的基本技能

 

青年律师入行后,进入律师事务所开始工作,一定要从最为不起眼的工作做起,文字校对、装订卷宗,转递材料等等。这些工作看似毫无技术含量,却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力、考验你做事的细心程度,这些对一个成功律师来讲非常重要。

 

其实对于刚开始工作的青年律师来讲,其应当学会对当前工作进行有效划分,并快速掌握各项工作的基本技能。比如你的工作可能分为日常事务类工作,如文字校对、装订卷宗档案、向法院等部门递交法律文书等;还有就是业务类工作,比如要准备一起诉讼案件的全套起诉材料,了解案件事实,确定诉讼请求,起草诉状等;再有就是需要你协助进行的工作,如就某个项目进行尽职调查。

 

对于上述三类工作,其中日常事务类的不妨有条不紊地尽职尽责,切勿心浮气躁,错误不断,这样会显示你的心态不够沉稳,会让你丧失一些成长的机会;对于业务类的工作,你不妨向有些许经验的同事或通过归档卷宗了解一下一套完整的起诉材料包含哪些,一些文件的格式是什么样的,把你了解到的情况作好记录,以确保你以后都能出色地完成被分派的任务。可能对于诉讼请求的确定以及诉状的书写你不会很有把握,但只要尽力弄清楚争议的事实,通过检索同类案例,查阅你曾装订过的类似卷宗档案,尽到最大的努力,你一定会发现你会一次比一次好;对于第三类工作,你在工作时一定要善于总结,比如你通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发现工商档案查询其实也是一项律师业务,回头你根据你的经验,形成了这样一份东西(见下图),那么,恭喜你,你一定会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如果你在开始工作以后,不能快速地掌握初级律师的基本技能,连最起码的文字校对,档案装订等都做不好,那么就别指望你在这个职业上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青年年律师应认清自己的成长周期

 

青年律师入行后,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助理律师或主办律师的恰当周期一般应为两至三年时间,当然不排除有的人用更短或更长的时间去完成蜕变的可能,笔者所认为的两至三年时间是考虑对一个迫切需要成长的青年律师而言的最佳时期。

 

如果一个青年律师在入行两至三年仍旧不能独立面对客户,独立进行工作,仍旧缺乏对律师职业的清醒认识,那么,律所或者青年律师本人就可能考虑他(我)究竟是否适合这个职业?!如果你一面要求成长,一面原地踏步,不能快速进步,则你很可能面临淘汰,因为,无论从律所用人的角度,还是从你自尊心的角度,都会受到强烈打击。当然可能有的人并不要求进步,律所又能接受这样的人,显然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

 

青年律师在工作过程中应克服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和挫败感

 

青年律师入行之初,因为无法为律所提供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你可能被授予一个较低的薪酬,但确要处理大量繁杂冗长的事务性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你来说毫无成就感可言;另外可能你利用了一个通宵准备的文件材料,被你的老板或者指导老师批判得一塌糊涂;再有当你了解到和你一起入职的其他同事,付出得比你少,但薪酬却比你多很多的时候,你在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和挫败感会油然而生,这一定会让你寝室难安。对此,笔者感同身受,但这些并非无法化解。当你面对这些烦扰时,你一定要明白,目前你所处的阶段,只是你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段时光,经历两三年的努力,回头再看,其实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如果你不能有效地克服这种不平衡感和挫败感,你会发现你平常的状态多是愁眉不展,你的这种不良状态也会让你的工作频频出错,在外部人看来,你的行为一直处于变形期,给人留下很差的印象。相反,如果你能够克服你的不平衡感和挫败感,而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态,自己的进步不仅在不知不觉中加快,而且还会受到他人的青睐,获得宝贵的成长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青年律师在入行时,如果能有上述五点清醒的考量,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杀出重围,成为一名独立的、优秀的律师。援引贺卫方教授的话,感谢有法律的时代,让我这个既无经商头脑,又恐农耕之累的散木之人,过上了不失尊严的生活。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