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青年律师执业与生存现状

发布时间:2015-07-17      来源: 尚格法律人    点击:

作者:江雪,知乎用户

来源:知乎


1、关于就业情况


我所在学校比较特殊,大家都很热衷于考公务员和考研。愿意从事律师行业的,有的是北京本地人,他们已有相熟的律所,也有父母帮忙累积的人脉资源;有的是考北京的检察院法院没考上,不得不去律所应聘;当然,也有一开始就热爱律师这一行业并且毕业后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进入top所,但是并不多。


我宿舍六个人,六个都从没想过做律师,毕业后却有三个进了律所,我现在在律所实习,读完研计划继续从事律师行业,勉强可以算第四个。宿舍六人可能太片面,我就说说我们班,50多号人,最终做律师的,不到10个。全院全校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跳出学校的圈子来看,我现在和几个在律所工作的同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所里并不缺年轻人,然而年轻人也不算太“年轻”。拿我所在的律所(主要做非诉,偶尔也接金额巨大的老客户的诉讼案子)做例子,招聘律师的时候要求28岁以上,执业3年以上(此处3年我不确定,只能确定是2-5年,因为现在已经不招人了看不到招聘信息),招聘律师助理虽然只要求一年工作经验和本科学历,但是所里新进(入职一年内的)的律助,都是研究生学历,一半有留学经历,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不会“太年轻”,多数都是28-30。所里最年轻的关系户(此处无贬义,她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比较特殊,是没有工作经验直接研究生毕业就来所里的,不过她的简历除了没有工作经验之外都很完美,本科研究生均为名校,实习经历也有。她告诉我她在这只是作为一个跳板,果然,两个月后就跳槽去了一家很牛的证券公司。我只是打酱油的,是所里唯一的实习生,就不提了。其他所,好吧,其实只有大成、天元、国浩这些我稍微了解一些的,律助好像没有一年工作经历的硬性要求,不然我的同学也不能进去,没有经验的律助非常苦逼,都是做打杂的活,经常加班,此处就不展开了。

2、关于律师助理的转正


所里这两天刚好有人转正(此处指转为律师),一年实习期满,通过了律协的考核。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坐boss车回家的时候他乐呵呵的说,所里又多了一个律师了,咱网站主页又要丰富了哈哈。。后来发现,唯一区别真的就是她在律所网站上的信息变更了一下。她现在干的仍然是律助的活儿,工资么,也还是没有变。(我比较脸皮厚,工资都是直接问的。。)所里有几个律助是先通过基层工作拿到北京户口才转行做的律师,都在实习期。


关于出师。前两天转正的那位,我观察她平时和律师的交流,觉得她实务经验还是非常不足,也没有信心和魄力,往往boss提出一点疑问她就自我怀疑进而全盘否定自己。我个人认为她距离出师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我没有鄙视她的意思,我是想说,一年实习期能学到的东西很有限,何况非诉业务都是大律师挑大梁,律助只是协助,律助一般都会对全局的把握不足,和客户、法院仲裁庭的交流经验不足。举个栗子,经常有律助翻完卷宗整理完资料才知道自己代理的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一方。(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在不知道委托人的情况下,第一反应都是把自己代入受害者、债权人那边,导致前期准备都弄错方向。所里律师说了好几次了,接案子并不是案例研习课,你并不是法官,不要去判断谁对谁错,你在了解案情之前就必须明白自己的立场。)所里有一次办了一次经验交流会,几个大律师和我们说了一些心得:律助一开始都是打杂,不可能会有人一开始就把业务完全交到你手里。这种状态也许要持续好几年。打杂的活儿里学问多着呢,比如要你找资料,你要想想为什么要找这些资料,你还要在空闲时间里去学习这些资料,而不是交给律师就完事儿。有的人出师只要一年,有的人却在律助的岗位上干了10多年,区别只在于你打杂的时候,有没有抱着学习的心态。反正就是,要出师,就要多学。

3、关于律师的平均薪资及工作强度


收入我不想细说,因为我在网上并没有看到大家细说律所工资的,不知道我在这细说会不会不恰当。所以,我告诉题主一个大概吧,除了外所和知产所,北京律助工资大多5000上下,深圳同样,其他省会城市比如武汉、长沙、海口大约是3000,新疆的工资和北京持平。也有少数比较牛的所能给到8000+的。至于律师的收入,几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案源。律师有薪酬律师和提成律师,提成律师比较多,他们挣得也多。就我目前接触的非诉律师们,收入都不低。然而除了一个美丽的女合伙人全身奢侈品之外,其他人都活的很接地气,经常大家一块收集各类折扣团购等优惠信息,从吃、穿、开的车基本看不出多有钱,但事实上很有钱。在北京有房有车这种基本生活保障就不提,何况所里律师大多有不止一处房产,不止一辆车。原先我的描述是“全家出国度假一个月买头等舱无压力”,有人觉得过于抽象,我也说不上具体他们有多少收入,几百万肯定是有的,有没有上千万,就不知道了。boss股市大跌一天亏了30w还能在办公室笑眯眯的开玩笑,也不是一般人…


关于工作强度,没活儿的时候大家都在逛淘宝和瞎聊,有时候男律师还会一起看个球赛。所里氛围一直是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来了活儿,有时候就要忙到10点才能下班了。有个客户不知道是故意刁难还是凑巧,总是在下班前提出任务,那位苦逼的律师经常是上班没事干,快下班了忙疯然后加班。律师可以说很自由,因为不必朝九晚五,没有紧急的活儿的时候,律师都是睡到自然醒然后来上班,甚至根本不来的。但是律师也可以说非常不自由,有时候一个紧急的活儿来了,就无所谓白天黑夜法定假日,就要尽快去完成。上午还在讨论端午节假期去哪玩下午接了个电话就收拾包裹出差去了。只要还想赚钱养家,律师的时间就不是自己的。没活儿的时候固然可以轻松睡懒觉不上班,但是没有收入,真的能轻松起来吗。我觉得我们所没有代表性,因为boss曾经抱歉地跟我说,活儿不够多没法让我全面学习接触各类案件,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有时候闲出屁并不是律所的正常状态。。。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别的所都忙成狗了。我猜想也许跟所里律师的风格有关,有一次一个过气艺人要告一很火的电视台,几个律师合计了一下,嫌麻烦,拒绝;有一次一个很牛逼的公司希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给公司做风控,几个律师合计了一下,嫌麻烦,拒绝。我有点想不通…


其他所的,就我知道的那些,节假日都在加班,最近群里吐槽都变少了,大家根本没空!只有我最闲,不然也不能来知乎答题了。

4、关于律师的知识管理


我只了解非诉方面。做非诉要求对公司法熟练掌握,此处掌握并不是指能够倒背法条,你只需要知道公司法有哪些规定就够了。举个栗子,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但是逾期不登记的,处多少罚款,律师不需要知道这个具体数字,只知道有这个规定就够了。律师最经常让律助干的就是查法条。我觉得很神奇的是,他们知道哪些法律法规规章里会有相关规定,但是并不清楚具体规定是什么。他们经常买书,我很佩服他们的目标学习能力,接到一个全新领域的案子之后才开始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或实务指南,一个晚上看完一本书,就能准确地提取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就能自信满满地和客户分析形势,而且往往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不要觉得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水平有限,律师并不是一本活法条,他们能够快速地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以及准确地找出关键所在,绝对离不开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目光,而这些,比会背法条显然重要得多,毕竟法条只要查一下,几秒钟就能查出来。当然,如果你能倒背如流更好,因为有一个律助就碰到这样的囧事:当事人问了一个问题,她说需要查一下稍后回复,当事人就不高兴了,说你们律师还要查,水平也太差了。查法条也不仅仅是查法条,百度一下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一个实务问题不仅要查法律法规,还有地方司法文件,甚至政策也是需要考虑的,度娘的信息良莠不齐,我曾经搜集司法文件的时候发现所谓A高院的文件和B高院的文件一毛一样…百度信息杂乱,北大法宝不全,威科先行贵的要命,查法条其实真的不容易。

5、关于律师的社会地位


其实并没有看到什么歧视现象,反而boss不止一次说别人听说他是律师反而会热情几分,因为大家都想多个律师朋友。《原谅我红尘颠倒》里面那种谄媚脸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律师脸上见到过,几个大律师都是非常平和温润的气质,可能是和做非诉有关,相处起来如沐春风。

 

源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31480953/answer/52521208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