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律师九大识谎术,真相只有一个!

发布时间:2015-07-23      来源: 律政观察    点击:

那些侦探剧里神机妙算的“谎言终结者”,总是让人惊叹。《海军罪案调查处》(NCIS)里的特别探员吉布斯(Jethro Gibbs),在审讯室里不苟言笑,仍能瞬间抓住说谎者的马脚。你是否渴望获得看穿谎言的能力?那就认真学习一下吧!

 

 

整编 | 洪小豆

来源 | 律政观察

 

无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律师能一眼辨别出谎言和说谎者至为关键,但又极为困难。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通过察言观色,也只能正确区分一半以上的谎言和真话。这意味着我们的错误判断几乎和正确的一样多。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也没能让这一不尽如人意的辨谎正确率提高多少。今天,小编总结律师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用到的九大识谎术,希望在今后你能够培养多观察的意识,从而当谎言出现能够一眼识破,当然识破谎言不等于拆穿谎言,识破有时候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看清事物的本质。

 

招数1:不提及自身及姓名

 

美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韦斯曼说,“人们在说谎时会自然地感到不舒服,他们会本能地把自己从他们所说的谎言中剔除出去。”

 

比如你问来咨询你的客户这么大一笔款项,他当时为什么只有口头协议,没有写欠条?说谎者会用“当时着急啊!着急离开啊!”代替“当时我着急离开”。

 

所以如果你向某人提问时,他们总是反复地省略“我”,他们就有被怀疑的理由了。反过来说,撒谎者也很少使用他们在谎言中牵扯到的人的姓名。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几年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向全国讲话时,拒绝使用“莫妮卡”,而是“我跟那个女人没有发生性关系”。

 

招数2:反复问说谎者同一个问题

 

问一个人问题,然后等他们回答。问第二次,回答会保持不变。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留一段空隙。在这期间,他们的身体会平静下来,他们会想,“我已经蒙混过关了。”

 

在所有的生理反应消退后,身体放松成为正常状态。当你趁他们不注意再次问这个问题时,他们已经不在说谎的状态中了,他们不是恼羞成怒,就会倾向于坦白。如果一个人说:“我不是已经和你说过这件事了吗?”然后才勃然大怒,这多半是在欺骗。也可能对你说:事情是这样的,我还是对你直说了吧。”

 

招数3:说谎时眼睛会向右上方看

 

说谎者从不看你的眼睛——他们知道这句忠告,所以高明的说谎者会加倍专注地盯着你的眼睛,瞳孔膨胀。每个人都记得小时候妈妈的批评,‘你肯定又撒谎了——我知道,因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这教会你从很小起就知道说谎者不敢看眼睛,所以人们学会了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发觉。”实际上,欺骗者看你的时候,注意力太集中,他们的眼球开始干燥,这让他们更多地眨眼,这是个致命的信息泄露。

 

另外一个准确的测试是直接盯着某人眼睛的转动,人的眼球转动表明他们的大脑在工作。大部分人,当大脑正在“建筑”一个声音或图像时(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在撒谎),他们眼球的运动方向是右上方。如果人们在试图记起确实发生的事情,他们会向左上方看。这种“眼动”是一种反射动作,除非受过严格训练,否则是假装不来的。

 

招数4:说谎者从不忘记

 

如果你是一个刑事辩护律师在代理一宗故意伤人案件,而你的当事人坚持说他没有在现场,你就可以问问他当天晚上从离开办公室到上床,他们做了什么,如果他说谎了,那么他们在叙述过程中难免会犯几个错误。

 

记住一个时间段的所有细节是很困难的。人们很少能记住所有发生的事,他们通常会反复纠正自己,把思绪理顺。所以他们会说,‘我回家,然后坐在电视前——噢,不是,我先给我妈打了个电话,然后才坐在电视前面的。’但是说谎者在陈述时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因为他们已经在头脑的假定情景中把一切都想好了。他们绝不会说,‘等一下,我说错了。’不过恰恰是在陈述时不愿承认自己有错暴露了他们。”

 

招数5:声量和声调突变说谎者的声音还会不自觉地拔高

 

如果你问老公刚刚是谁打来的电话时,他突然开始像喜鹊一样说话,你得警惕了。说谎时音调升高往往是因为说谎者为了掩饰虚弱的内心。

 

招数6:真假笑说明一切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杰夫里·考恩正在研究测量疑犯接受审问时面部肌肉变化的机器。“我们可以说出每块肌肉动了多少次,它们停留多长时间才变化的,受试者的表现是真实还是伪装的。”他解释说。

 

不过你不需要考恩的机器就可以发现撒谎的人,因为说谎者虚伪的微笑在几秒钟就能戳穿他们的谎言。“真正的微笑是均匀的,在面部的两边是对称的,它来得快,但消失得慢,”考恩说,“它牵扯了从鼻子到嘴角的皱纹——以及你眼睛周围的笑纹。”

 

“从另一方面说,伪装的笑容来得比较慢,而且有些轻微的不均衡,当一侧不是太真实时,另一侧想做出积极的反应。眼部肌肉没有被充分调动——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中的‘恶人’冰冷、恶毒的笑容永远到不了他的眼部。”

 

招数7:真实表情闪现时间极短

 

人维持一个正常的表情会有几秒钟,但是在“伪装的脸”上,真实的情感会在脸上停留极短的时间,所以你得小心观察。一个著名的轶事是,美国保密局提供的胶片中,比尔·克林顿说到莫尼卡·莱温斯基时,他的前额微微皱了一下,然后迅即恢复了平静。

 

招数8:说谎时鼻子会变大

 

你知道说谎时你的鼻子会变大吗?你的身体在说谎时的反应是多余的血液流到脸上。一些人整个面部都变红了。这还会使你的鼻子膨胀几毫米。当然,这通过肉眼是观察不到的,但是说谎者会觉得鼻子不舒服,不经意地触摸它——这是说谎的体现。

 

招数9:撒谎的人老爱触摸自己

 

撒谎的人老爱触摸自己,就像黑猩猩在压抑时会更多地梳妆打扮自己一样。人在撒谎的时候,回答变得更加简短,通常会用短句回答问题,而且还伴有摆弄手指下意识地抚摸身体某一部位等细微的动作。人在撒谎的时候越是想掩饰自己的内心,越是会因为多种身体动作的变化而暴露无遗。

 

律师九大识谎术你学会了几个?并非每个招数都得修炼得炉火纯青,但作为律师对一切事物保持怀疑的态度有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意识的培养识谎术,或许能避免一些错误让自己活得更清醒。有一句话说得好,沉谙世故却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资料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