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律师如何做好常年法律顾问

发布时间:2015-07-25      来源: 全球律所动态(ID:lawfirm007)    点击:

作者:刘美邦

  单位: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个人微信号:liumeibang

  微信公众号:全球律所动态(ID:lawfirm007)

  有一种说法,律师业务,无常年顾问则不稳,无重大诉讼则不富。常年顾问服务无论对于律师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保持律师收入的稳定性而言,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律师执业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把常年法律顾问做扎实,把路走稳。

  美邦律师曾给大型外企、大型国企、中小民营企业及个体户服务过,这是一些个人体会,与同行分享。

  一、从案例数据库中检索顾问单位的涉诉情况

  大数据时代,确实给律师提供了不少工作便利。将顾问单位名称放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和其他数据库,找到全部判决书,区分案件类型和数量,把握案件的争议焦点,特别留意客户败诉的判决书。通过研究客户涉诉情况,自己平时在服务过程中,也可以比较有针对性。

  二、备好最新的问答型、实务型工具书

  公司法(解决公司与股东及股东之间关系)、合同法(解决公司与外部第三方关系)、劳动法(解决公司与员工关系),这三大法是常年顾问最基本的法律。平时最好置备相关书籍。书籍的类型最好是问答型、实务型,出版年份较新的。虽说网络发达,但是纸质书籍提供了基本框架,配合着网络查询和复核验证,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其他相关专业书籍,则需要根据顾问单位所在的行业的特殊要求来选择,比如投资公司,对投融资的政策需求大,而互联网公司,则对知识产权的需求大。

  三、做好常年法律顾问工作记录

  无论是否是按小时收费,都需要做好顾问工作记录。一方面,让客户知道服务内容,另一方面评估自己的工作量。以团队方式为客户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每位律师都要注意记录,然后交由一位同事统一汇总。日积月累,工作记录也是大数据,从中既可以挖掘出客户重点关注的内容,也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加以弥补。

  四、把顾问单位的情况搞深、搞透、搞彻底,并注意保密

  为客户提供常年法律顾问,要对客户有充分的了解。就像财经分析师一样,对客户的商业模式、所在的行业情况(包括行业周期、天花板、所涉宏观政策等),客户的行业地位、竞争对手、上下游产业链,客户的股东、董事会、监事会、高管、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资产负债表也可以初步看出客户的需求重点)作较为深入的了解。对客户了解得越充分,越容易理解客户的叙述,越能准确领会客户的需求,这也有助于从法律和商业双重角度来考虑问题,在提示法律风险的同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研究客户时,盯住行业标杆很关键。例如,如果为房地产企业服务,那么盯住万科公司。再比如,给大型零售企业做顾问,盯住沃尔玛公司,互联网上能找到这些行业标杆的一些范本和手册等。

  对客户研究透了,特别是研究一些非法律方面的问题,客户会觉得你懂经济、懂业务、内行。同时,与客户的交往过程中,律师也能学到行业知识和经验。对客户行业的了解,也有助于把握常年法律顾问服务派生出的非诉法律服务需求,为顾问单位提供增值服务。

  五、组建好团队,做到快速响应

  常年法律顾问,要避免不顾不问,要在勤字上下足功夫。在具体服务时,要注意确立日常联系人,然后搭配好团队。团队化服务模式,有助于根据专业特长满足客户定制需求,同时有助于避免个别律师陷入客户太深,长期服务某一家客户,容易同质化,视野受限。

  以前看过一些书,说常年法律顾问要注意“勤”字决,有事没事要经常与客户联系沟通,甚至到客户那里坐一坐。这其实也因客户而异。美邦律师认为,最关键的是,在客户有事情找律师的时候,要做到快速响应,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听一位资深律师说过,有机构就客户对律师服务最关心事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响应速度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超过了专业性和收费,这或许超出了大部分律师的预料。

 

 

求带走

分享知识,传递法治精神!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