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针砭】律协改选风波凸显选举规则倒退

发布时间:2015-11-10      来源: 沉舟侧畔 法律博客    点击:

律师集体退场反映出律协改选办法明显违背了民主原则,理性的应对之策是尽快改革现行选举办法,或在实践中延用旧的选举办法,为律师的自主选择保留一定的空间。作为民主与法治意识最强的一个群体,律师主动维护自己的自治权利是值得庆贺的可喜现象。

 

文 | 沉舟侧畔

来源 | 沉舟侧畔的法律博客

 

11月1日,北京律师协会宪法专业委员会改选主任、副主任。这个委员会有28名委员,当时有近20名委员出席换届,其中11人是上一届“老委员”。由于会长会议提出的候选人既非以往的宪法委员会委员,也从来没有参加过委员会的活动,老委员们不认同主任与副主任人选,提出的自荐候选人也遭拒绝,以至集体离席表示抗议。据说剩下的几名委员仍然继续投票,主持人宣布出席的两名候选人分别当选主任、副主任。

 

这样的选举结果显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为从出席换届的委员情况来看,多数委员是反对正式候选人人选的。如果条件允许,他们可以选举自己信任的主任、副主任,至少阻止他们不信任的候选人当选。现在当选的主任不仅只获得了少数委员的支持,而且很可能是多数委员所反对的人选。然而,按照《第十届北京市律师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选举办法》,此次选举却依然是有效的!如此离奇结果,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这个“选举办法”太糟糕了!

 

事实上,北京律协专业委员会的选举办法并不总是这么糟糕的,第九届选举办法就相当不错。其中第九条规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的选举要求到会委员达到全体委员的一半,才能进行选举。第十条规定,委员投票既可以投赞成票,也可以投反对票,也可以另选他人。第十三条规定,候选人获得票数过半的赞成票,始得当选。第十五条还要求监票人经全体委员过半数举手表决通过后,才能开始履职。

 

这些规定都很符合民主选举的常识,对不对?可是,第十届选举办法却把以上几条统统删掉了。换届选举是委员会最重要的活动——没有之一,因而一般都把一半以上的委员参会作为法定要求,但是新办法却对参会人数没有任何要求。有人说,这是因为律师平日忙。如果都真的这么忙,以至主任改选都不参加,那就不适合做委员了。新办法也没有规定委员可以投反对票或另选他人,而只是说你赞成就在选票上打勾,打叉或另选他人大概就算无效票了。最后,新办法也没有规定得票超过所投票数的一半才能当选,而只要求“得票多者当选”。

 

照这样的规定,律师集体退场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他们表达选择的权利已经被完全剥夺,在场成了多余的陪衬。哪怕参加投票的委员当中只有正式候选人一个人投了自己的票,其余所有人都投反对票,这位“孤家寡人”也会照样“当选”,因为现行选举办法不承认“反对”是一个可能的选项!当然,集体退场也是没用的,因为即便所有人都退了,就剩下候选人自己一个人,他也可以“依法”把自己“选”上去。只不过最后不免要弱弱地问一句,按照这样的“选举办法”操作出来的结果,还是“选举”吗?

 

操纵选举首先从内定候选人入手,各国概莫能外。尽管中国各级各类选举(譬如人大选举)的候选人大都是内定的,毕竟还保留选举他人等选项。北京律协专业委员会的改选办法却把候选人变成律协领导的“囊中之物”,完全排除了律师的自主参与和选择,而这一办法所针对的不只是有点“敏感”的宪法委员会,而是律协属下的所有专业委员会,其对律协自治的含义不言自明。如此不合理的“选举办法”引起律师反弹,也在情理之中。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律师集体退场反映出律协改选办法明显违背了民主原则,理性的应对之策是尽快改革现行选举办法,或在实践中延用旧的选举办法,为律师的自主选择保留一定的空间。作为民主与法治意识最强的一个群体,律师主动维护自己的自治权利是值得庆贺的可喜现象。律协本来应该是律师的朋友而非“婆婆”,没有必要人为把自己放在和律师对立的位置上,造成相互拆台、两败俱伤的结果。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