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法治社会的规则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发布时间:2016-04-17      来源: 法律博客    点击:

规则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都希望社会是一个规矩社会。有了规则,人们就可以走的更远。一些安分守己的人,希望规矩能够对自己提供保护。无论什么人,都盼望规则的建立。人们张嘴闭嘴谈法治,无非是期盼规则的完善和周密,那么法治社会的规则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规则的建立首先要有平等的主体身份。打开法律书籍,迎面而来的就是平等正义等词汇,其中平等在法治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民法通则中,重点规定了主体。公民这个法律概念把芸芸众生都抽象为清一色的法律主体。公民就是平等的代名词。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搞身份的不平等,君臣父子这些身份禁锢着人们的自由,造成了人为的不平等。这对于维护封建宗法体制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现代社会,这些封建身份不平等的影子还是存在的,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历史负担。譬如在政府机关里面,就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现象。人们为什么特别喜欢自己的身份呢,因为这些人能够从身份上享有一些特别权利,一些特别恩惠就与身份紧密相连。如果想进一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就要进一步破除身份的禁锢,淡化身份的隔阂,造成英雄不问出处的社会氛围。
其次要培养理性的精神。法律是一个抽象思维的私生儿,是哲学和政治学的私生子。法理学开篇就谈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到底什么是意志,难道没有理性就有什么意志吗。赵高的指鹿为马不是什么意志,乾隆自诩为十全老人也不是什么意志,这些都是典型的权术。理性政治是法律的出发点,这里面包含法治的种子,孕含着民主的基因。民主符合理性,因为个人的智力是有限的,个人的权威也要汲取众人的智慧。探讨意志一定不能离开理性。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不能离开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呢,因为探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成熟的思想。不去学习这些哲学,就空谈法治精神,实际是空穴来风。
第三要强化法律规则的地位。在一个法治国家,应该大力宣传法律至上。但由于各种原因,规则有许多种类,其中就包括道德规则,宗教规则,风俗习惯规则,甚至还包括潜规则。条条大路通北京,但有些人偏偏不走阳光大道,偏偏喜欢自己独辟蹊径。人们抱怨法治社会的不能建立,实际这些人都是叶公好龙,这些人并不打心里喜欢和推崇法律。法律不能得到彻底运用和遵守,首先和各级政府官员身体力行程度有关,因为上行下效是规则是否建立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法律系统本身虽然规模十分庞大,但还需要对法律规范进行法治化改造。有些法律规范直接摘抄西方法律术语,还没有形成中国语言特色的法律词汇。有些法律还有点水土不服,因为有些法律是西方法律意识十分发达的产物,有些是商品经济十分繁荣的产物,但中国还没形成这些法律意识和商品经济基础。
第四是把法治的着眼点放在利益上。利益是一切法律关系的核心,而法治社会也十分关心利益。不谈利益,法律规范就变成了道德规范,法治学说也变成了道德学说,人们将会十分鄙夷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让合法的利益放在阳光下,让守法者的权利亮在明处,让违法者的损失公布于众,让犯罪者得到血的教训,让一切潜规则在法治的阳光下无所遁形。绝对不能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必须将执行进行到底,没有执行制度保护的法律利益的实现,民事法律规范和司法判决一样都是一纸空文。在市场经济体系里,行政执法不能失职和错位,这是法治政府的责任。这就是小政府大服务的含义。政府的行政执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起到特殊市场杠杆的作用。在市场之外,还要强调小市场大政府的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公有制。公有制不是为了培养腐败,也不是为了造成垄断,公有制的最大用途是为法治社会提供最大的利益手段。只有高举公平正义的大旗才能标榜自己的远大理想,才能让人民以看得见的正义来信仰社会主义,甚至追求更大的理想。
法治社会的规则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人民的奋斗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建立法治社会是法治政府的责任,执政党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且有着坚强的决心。一提法治,特别是一些律师包括一些刑辩律师进行死磕,有些具有文革意识的人就进行攻击,说是一个什么法律党。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现代社会,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建立法治社会。这是大是大非问题,否则就会造成社会动荡。但一些法律人士提出自己的建立法治社会的看法也是未尝不可的。当然这些死磕律师的政治眼光低了一些,缺乏和政府的有效沟通。法治是很大的历史问题,是中国复兴的问题,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问题,是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国竞争的问题,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入和加速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意识向现代过渡的问题,是中国人民自我革新和自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法律人的问题。当然这也提供了法律人为国争光的机遇。法律人要成为法治中国的排头兵,要甘做马前卒,要有鲁迅先生提倡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大浪淘沙,风云突变,法治社会的规则不会是西方法律教科书现成提供给中国人,也不会写在中国传统的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他需要法律人和法治人一点点的努力,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他需要政府的一步步努力,因为不积硅步无以成千里。他需要国家的号角一声声吹响,需要人民的法治精神一步步唤醒。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使命。当今时代就是一个法治时代,法治社会的规则一定要在当今时代的人民手中建成,每一个人都要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无愧于一颗永远跳动的善良的心。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