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司法部部长张军开门“迎客”|11位专家学者首次建言司法行政改革

发布时间:2017-08-12      来源: 司法部    点击:

 
司法部部长张军
 
8月11日,立秋后的北京仍然没有预期中的清爽,持续高温中。
坐落在朝阳门的司法部,也显得非常有温度,司法部部长张军亲自开门“迎客”,与副部长熊选国一道,欢迎前来参加司法行政改革意见座谈会、为司法行政改革献计献策的专家学者,听取他们对司法行政改革的意见建议。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
 
张文显、王利明、李林、马怀德、樊崇义、韩大元、赵秉志、卞建林、陈卫东、陈瑞华、王亚新等11位专家纷纷而至,他们与张军部长不仅是老熟人更是老朋友,彼此见面自是十分亲切。
 
 
 
11位专家学者都是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分别是公、检、法机关的特邀咨询员,其中不少人都多次参与过中央和地方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论证,有的还参加过去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与专家学者的座谈会以及前不久贵州举行的“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让人意外的是,有的学者表示,这是他第一次走进司法部 ;有的表示,以前虽然因为司法考试、社区矫正等内容的座谈会与司法部有过交集,但如此大规模地11位学者一起与司法部部长面对面、与部机关相关业务司局一把手面对面,一起畅谈司法行政改革,对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因而学者们高度重视,有的甚至为了参加这个座谈会改变了出差行程,当然也有学者为自己迟到几分钟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来司法部次数太少了,路线图不够熟悉和精准,所以耽误了时间”,引来大家一阵欢笑声。
 
轻松的气氛中,张军部长开门见山。他诚恳地说:
“与各位老师相见十分高兴,司法行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改革工作相对滞后,某种程度上拖了中央司法改革工作的后腿,但司法行政系统的同志们都很着急干劲儿也很足,希望学者们不要有顾虑、畅所欲言多给我们提意见。”
 
一向敢于直言的学者们发言很是踊跃,李林甚至用“心目中的司法部回来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很不客气地说,司法行政改革不仅是滞后,已经成为短板,司法行政改革在未来的时间内应该迈开更大的步伐。
 
“步子更大一点儿,胆子更大一些”,每个学者发言都感觉这样的词语才是他们想说的话。张文显更是建议《司法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的“进一步推进”可以直接改为“加快推进”,以此表达他本人对司法行政改革的期盼之心。他说自己参加过多个部门的改革会,有的部门改革意见已经出台过四个、五个,司法部才是第一稿,必须弯道超车,并且搞试点,加大司法行政理论研究力度。张文显关于法治人才培养、法学教育的建议得到与会者的积极呼应,樊崇义老师也呼吁成立司法行政理论研究会并建议司法部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现场发言气氛热烈。
 
 与会的嘉宾中,樊崇义、卞建林、陈卫东、陈瑞华都来自刑事诉讼法学界,观点和内容非常细化。
 
陈瑞华豪情万丈,感觉心里的话憋了好久,犹若久旱逢雨。他说,任何一个学者,改革观点肯定是中立的,不偏袒于任何部门,但实话实说,与如火如荼的员额制、司法责任制等改革相比,司法行政改革真的是慢了好几拍,即便是今天看到的《征求意见稿》,也是感觉守成有余,直呼不够过瘾。他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大家的共识是,司法行政确是大有作为。
每个学者几乎都对司法行政职能定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就是,谈论司法行政改革,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司法行政,这也是张军部长在7月16日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上强调的抓“纲”的重要意义所在。职能定位搞清楚,司法行政改革就如扬帆起航的大船,有了方向。
 
作为唯一的刑法学代表,赵秉志很谦虚地表示自己是外行,对司法行政改革不是十分了解,但他们的团队认真研究了《征求意见稿》后认为,《征求意见稿》在顶层设计的层面上为我国司法行政工作今后一段时间的改革发展指明了目标,尤其是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和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司法行政机关所负责的工作,将之前看似较为零散的多项职能,包括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司法考试、司法协助、普法宣传与法治教育等一系列工作统合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平台之上,体现出让法律服务和司法行政工作向基层倾斜和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的鲜明的工作思路。
 
赵秉志说,《征求意见稿》在微观的层面上也列明了每一项工作下一步如何具体开展以及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也回应了一些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和与社会整体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果所列举的改革措施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可以期望的是,我国司法行政工作将“升级换代”,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起到巨大的推进和保障作用。
 
马怀德更侧重自己的领域,他强调的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司法部的定位,并且提到了普法的重要性。在马怀德看来,必须有标准,他建议选择可以评估的角度或动用社会力量排名的方式来促进普法教育。王利明则把重心放在了仲裁,认为全国几百家仲裁机构,仲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事仲裁的人员越来越多,需要发挥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作为一名在多个场合倡议把宪法文本揣在口袋里的宪法学者,韩大元认为,《司法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是四中全会《决定》的具体落实,既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也有具体保障措施。他更关心的是,在普法机制的完善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他认为,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强调普法的社会效果尤为重要,因为从娃娃开始,才更有助于全民法治意识的培养。
 
相比上述学者略显迫切和急切的态度,王亚新倾向于稳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
与外面的高温相呼应,热烈的座谈不知不觉中持续了将近4个小时,眼瞅着时钟已经过了12点半,这期间,张军部长没有插过一句话,而是全神贯注地倾听和不停地记录,学者发言也在余音绕梁耐人回味的节奏中接近尾声。张军真情地表示,还没听够,可惜时间太短,好在这不是第一次,这仅仅是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机会把专家学者请进来。
 
对于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张军用呼应和期盼谈了自己的感受,并且做了情感饱满的小结。他说:
“各位老师学者的发言,犹如给我们上了一堂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课,老师们促进我们解放思想、强烈期盼司法行政机关改革的建言,为我们送来了新风,久违的新风。我们需要做的是先健身、先自强,我们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有些理论可以借鉴国外,但无法拿过来,中国的司法行政改革是独一无二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改革的决心有目共睹。张军指出: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司法行政改革离不开创新的理论指导,靠理论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全面深化到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长规律。实践证明,司法行政工作在很多方面都迫切需要专家学者的支持,专家学者们盼望司法行政改革大有作为驶入快车道,但我们必须先做好自己,让老百姓在对法律服务的诉求中获得满足感,需要做的还很多。
来源:法制日报,记者:蒋安杰。
编辑:马岳君 张香平 张博 见习编辑:岳铼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司法部”2017年8月12日推送,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