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山西省临汾市纪委监委发布关于仝卓以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等问题调查情况的通报。通报不但回应了群众关注的仝卓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一事,还查清了仝卓党员身份弄虚作假及临汾市教育局局长李晋平等人订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调查的问题,并对仝卓继父仝天峰等15名涉事公职人员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党纪政务处分。同时,山西省教育厅、中央戏剧学院也通报了相关调查处理结果。
此前5月22日晚,艺人仝卓在一次直播中自曝“曾在高考时将自己的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被指涉嫌高考舞弊,触及“教育公平”的底线,引发舆论关注。特别是有网友注意到其父仝天峰任职于山西省临汾市人大常委会,质疑背后是否有失职渎职、公权私用等腐败问题。
事件发生后,临汾市纪委监委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迅速成立调查组,对仝天峰是否参与修改仝卓学历身份一事依规依纪依法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显示,在仝卓以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过程中,其继父仝天峰请托临汾市教育局、临汾市第二中学甚至陕西省延安市相关人员办理手续;在仝卓党员身份弄虚作假过程中,《入党志愿书》“空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未实际参加,但均未影响仝卓“顺利”入党。这反映出权力干预、失序运行是仝天峰等人弄虚作假打通诸多环节、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违纪违法事实主要发生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相关人员不收敛、不收手,依然故我。特别是在对仝卓有关问题调查过程中,临汾市教育局总督学苏迎泽、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彭波等人还在伪造手续,作为教育局“一把手”的李晋平知悉后,非但不制止不报告,还指使相关人员订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调查,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些情况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对违纪违法滥用公权力行为的必须零容忍、严惩治。此次处理中,对涉及的15名相关责任人员,一个也不放过,其中6人已撤销或免除职务,3名涉嫌犯罪者已移送司法机关,再次彰显了治党全面从严的决心。
“仝卓事件”如一面镜子,照亮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求,也照出了个别领导干部罔顾党纪国法、不当用权的肆意妄为,警示我们要落实落细党中央有关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决策部署,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要坚持制度执行从严,不留“暗门”、不开“天窗”,特别是高考临近,应有针对性地堵塞漏洞,强化各项制度的刚性运行。要坚持思想教育从严,以案明纪,警示一片,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警醒自己敬畏权力、敬畏制度,让遵规守纪成为一种刚性约束、行动自觉。要坚持党内政治生活从严,下大气力解决好影响党内政治生活健康开展的各种问题,不给“仝天峰”们弄虚作假、违纪违法的空间。
受到舆论关注的“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有了新进展。6月11日,山东冠县通报称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教育和体育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顶替者陈某某,系我县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目前已被停职,事件涉及详细信息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此前,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理工大学都表示将全面调查核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一起冒名顶替上学事件,背后就是一个被人为改变的人生。据媒体报道,山东冠县人陈秋媛(化名)高考“落榜”16年后,打算报考成人教育学校,来填补心中遗憾。然而,在信息填报时她才发现,“陈秋媛”已经在山东理工大学“就读”过,并顺利毕业。而出身于贫困农家的真人陈秋媛,此前一直因为高考落榜不得不外出打工,16年里辗转多地谋生。迟来16年的发现、强烈的人生反差,让网友既对当事人的遭遇感到同情,更追问事情背后的真相。如今,顶替者已找到,调查有了初步结果。但通过什么方式进行顶替?为何学校和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发现?背后有没有公职人员失职渎职、权力滥用,乃至腐败问题等,一系列疑问还有待相关部门以彻查给出负责任的答案。
事实上,类似陈秋媛事件涉及高考造假舞弊的情况并非个案,背后往往隐藏着权力滥用甚至腐败问题。无论是修改学籍还是冒名顶替,难度都不小,绝非一两个人所能操作,涉及中学、录取高校、招生部门甚至派出所等多个单位。过往案例说明,这其中,权力运行失序和监督缺席是造假闭环形成的重要原因。有的是相关责任人员不担当不作为,履职不到位,出现造假漏洞,有的是一些学生家长利用关系或金钱开道,“手眼通天”,违规违纪操作。今年5月,艺人仝卓在直播中声称“高考时曾通过一些手段从往届生变为应届生”,就曾引发舆论热议。山西省教育厅等部门正在调查“一些手段”究竟是什么手段、哪些人参与。时间更早一点儿,也有冒名顶替上大学案例曝光。比如,湖南考生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学背后,就是冒名顶替者的父亲利用“人际关系网”打通了一道道关卡,为自己的女儿提供了顶替的“绿色通道”。又比如,河南“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处理结果中,也有当地高中教务处、县高招办、派出所以及高校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多人牵涉其中,最终13名责任人被处理,3人被移交司法机关。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调查此类事件,不仅要查明事实真相、揪出顶替者,更要对形成造假漏洞的不担当不作为、涉权腐败一查到底,依规依纪依法严惩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作风马虎、应付了事,特别是罔顾党纪国法、以权谋私的违法乱纪者。同时,还要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督促公职人员严格按制度行使权力、履职作为,切实守护教育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