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黎城县老年公寓打造“多元互动一体化”养老新 模式
发布时间:2022-08-19 来源: 法治宣传网 点击:
次
本网讯(特约记者王国胜报道)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近年来,山西省黎城县老年公寓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同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特点和难点,找准工作突破口,大胆提出符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多元互动一体化”养老新思路。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运行效果初步显现,深受入住老年人及子女们的满意和赞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图为映入眼帘的“替天下儿女尽孝,帮世间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黎城县老年公寓外景一角
黎城县老年公寓成立于2003年,是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起初受条件限制,只能接收自理半自理老年人入住,但在长期经营管理中,积累了很多管理经验,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被人们誉为是“一床难求”的养老机构。为了更好地发展养老事业,县里投资八百多万元,在环境优美的黎侯古城新建了一处更符合养老需求,功能齐全,占地三千八百多平米,建筑面积两千一百多平米,可以满足65张床位的新公寓,并决定让老年公寓整体搬迁到新址办公。这一举动,极大地激发了从事养老事业二十多年的老年公寓院长樊会生的工作热情。为了更好地改善办公条件和提升老年人养老的硬件设施,樊会生东拼西凑自筹资金四十多万元,对室内外进行了装饰装修,购置了老年人养老所需的各类室内外必备用具和公用设施,增添了消防器材,美化了院内外环境。于2018年8月6日,老年公寓喜迁新居。随着各项工作逐步转入正常运行,樊会生就着手将他已考虑谋划多时的,符合不同老年人群体的“多元互动一体化”养老思路,推上探索实践轨道。

图为黎城县老年公寓樊会生院长在与入住老人83岁的李杏叶进行促膝谈心,征求老人对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制定清单式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多样性需求
要制定出台一套科学的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就必须达到“既符合以人为本的老年人养老需求,又考虑到老年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还要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愿望,让老年人享受到安度晚年的幸福生活”的全部要素,这是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经过调查认为,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城镇买上房子成家生活,农村呈现留守老人“空巢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导致农村养老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生活在城市里的上班族,也因成家另过,又要上班,还要照顾子女上学读书,加之老年人又不愿意随子女一起居住生活,很难兼顾老人的养老事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让有意愿入住老年公寓,但又为某种原因难以如愿。他们首先从制定清单式养老服务项目上做文章,做到公开人性化服务项目和提质降费标准。出台了《基础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和《护理侍奉服务项目清单》,其中《基础养老服务项目清单》针对自理半自理老年人服务,包括(1)卫生服务:卧室、卫生间每天整理清扫一次,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无污渍、无斑点、无异味,每周两次洗衣裤、床单、被罩、沙发巾、椅套,每周至少不定日洗澡一次(为了安全起见,安排老年人两人搭伴洗澡),每月理发一次。(2)饮食服务:早晚送房间开水两次,每天三餐专人接送乘电梯进入餐厅用餐,主食做到适合老年人口味,一周不做重样饭,副食做到荤素搭配,口味适宜。对行动不便的半自理老年人送餐到卧室。(3)娱乐活动服务:活动室为老年人提供的象棋、扑克牌、麻将牌、各类报刊、康复保健器材等,文体活动用品,有专人服务。(4)保健服务:签约医院每月两次来老年公寓,给入住老年人看病诊疗,每年给入住老年人进行体检一次。基础养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月800元。(5)生活所需服务: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代购物品、代购药品,熬药、煎药。《护理侍奉服务项目清单》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服务,主要内容包括(1)基础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全部内容。(2)起居服务:协助穿脱衣服/天,协助洗脸2次/天,协助洗头1次/周,协助洗脚1次/天,协助刷牙1次/天,协助剃须1次/天。(3)饮食服务:一日三餐喂食,喂药,喂水。(4)卫生服务:协助洗澡1次/周,协助擦身1次/天,协助剪指甲1次/月,协助大小便。(5)轮椅移动服务。(6)医疗服务:协助送医诊疗看病。(7)心理咨询服务:聘请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为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进行心理服务。护理侍奉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月3000元至5500元。

图为黎城县老年公寓入住老年人,在餐厅就餐的场景一角
二、出台精细化管理办法,保障老年人舒适型生活
以一流的管理,创造一流的效益。以“四个做到”为抓手,促进精细化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养老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首先是做到人岗管理精准精细,规范服务。在管理整章建制方面做到人岗对应,岗位有职责,办事有程序,工作有标准,奖罚有依据,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标准要求做事和规范化服务的工作格局。其次是做到服务护理零距离,细微关怀,亲情服务。为老年人服务做到按流程要求,细化到具体时间,明确规定每个时间段的工作内容及要达到的标准。按规定程序交接班,重点事项重点交接,确保日清日结零差错。对所有入住老人全部建立个人养老服务档案,以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三是做到后勤保障方便及时,用心服务。使后勤保障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作为,用主动带来优质服务。精细化管理是动态式管理,一切服从服务于老年人需求,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即时改进工作。第四是做到看工作人员的好不好,要让服务对象说了算。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评价,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奖励挂钩,倒逼工作提质提效,确保养老服务工作无漏项无盲区。从一些小事和细节上体现精细化,努力让入住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生活更舒适。

图为老年人在文体活动室进行各自爱好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确立多元化互动共识,解决老年人急难愁问题
以多元互动一体化,破解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难题,是黎城县老年公寓在养老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其主要做法:一是与主管部门互动沟通。征得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二是与服务员工互动沟通。做到院长与员工服务人员经常互动沟通,形成“我为养老事业献爱心,做贡献”的共同心愿,进一步增强大家服务养老的自信心和向心力。三是与相关部门互动沟通。求得他们对工作的有力协助。比如,与医疗卫生部门的互动沟通,确定定点医院,为老年人定时定期诊疗看病和体检,开通急诊住院绿色通道。四是与入住老年人互动沟通。工作人员以用心服务,以情感人,替子女尽孝,让老人吃的随心,住的舒心,乐的开心。例如,黎城县看后村的86岁的江秋逢老人,属于半自理老年人,2020年入住时是孙子背着来的,由于家里困难,公寓只收取其800元的基础养老服务费,生活每天都需要工作人员帮扶,在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照下,老人如今的身体恢复的基本能生活自理了,逢人就说“在公寓生活比在家里好,公寓里的服务比儿子还孝”。五是与入住老年人子女互动沟通。了解入住老年人子女们对老人的个性化,多样性需求,尽心尽力满足他们对老人的那份孝心,也让子女们放心安心。例如,2019年入住的李生德老人,是东阳关镇长宁村人,是无儿无女的五保人,因腰折手术不能完全自理,是其外甥出钱送老人来老年公寓的,公寓只收取其基础养老服务费,每天三餐都是工作人员送餐的,后因病重完全失能,工作人员与其外甥互动沟通,为节省开支,其外甥提出自己花1600元雇佣本村邻居李何玲入住公寓侍奉老人,这样既省钱又方便,公寓同意后,只收取李生德老人和雇佣人两人的基础养老服务费,李生德的外甥感动的说“这个办法好,出个生活费就能在条件这么好地方里养老,不仅尽了我的孝心,也能让我放下包袱,好好上班工作了”。又如,2019年9月5日入住的东阳关村81岁的退休失能老人李天柱,在其女儿与公寓互动沟通,有其女儿同住侍奉,公寓只收取两位的基础养老服务费。还如,黎侯镇晋福村85岁的王森奇退休老人,2020年8月5日入住,8月9日失能,经公寓与其子女互动沟通,自找护工侍奉,只出基础养老服务费。等等,这样灵活多样的互动多元一体化养老,切实解决了现实生活中众多人们为养老的多样性“急难愁盼”难题。

图为樊会生院长亲自组织老年人在排练喜迎二十大文艺节目表演现场
四、达到满意度鼓励效果,提升老年人归属感服务
多元互动一体化的深度融合,解决了老年人养老的多样性需求,打通了养老服务的供需对接,赢得了入住老年人及子女的百分之百的满意度,不仅拓宽了养老服务途径,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便捷、丰富、均衡的养老服务,也使服务形式和内容更为多层次,多元化,增强了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对养老服务的回应性。这一做法正好和2021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列举的“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内容契合,是养老服务工作的创新实践,是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行业操作性很强的可复制样板。
(责任编辑:衡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