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中国史上最大退休潮来袭

发布时间:2023-05-03      来源: 许琼娜观点    点击:

 

中国史上最大退休潮来袭

你知道吗,咱们中国接下来将面临连续14年每年新增2000多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了!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中国史上最大的退休潮来了,领养老金的人要多,这养老金到我们领的时候还有得拿吗?
我给大家讲讲,中国史上最厉害的三波婴儿潮:第一波1949年-1958年;第二波1962年到1975年,年均2628万人,比第一波多了1/4;第三波1981年-1997年,年均2212万人出生。这波出生的人比第二波少了,所以前面说的这个14年就是中国史上出生孩童最多的14年,指的就是这第二波婴儿潮的宝宝今年满60岁了!那接下来这么多大爷大妈的,那我们有多少年轻人给他们付养老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

图片

 
那两组数据放在一起,养老金保障体系就会很麻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年轻人现在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去供养已经退休的老年人。这种模式好处是养老金与当前的工资和消费水平基本是匹配的,老年人也会比较满意。比如,20年前我老妈就一次性交1.88万养老保险费,买断了。今天她一个月能领1270多块钱,那太划算了好吗?所以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能跟上通货膨胀,但缺陷是一旦缴费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领养老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就会遇上巨大麻烦。
你看,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的时候每33个在职职工是供养1个退休人员的,而到了2021年就变为每2.65个供养1个,而2022年这波最大的退休潮开启之后,退休老年人后面只会不断增加,那情况只会更严重。

图片

 
到底多严重,我们具体看一下基本养老金的账户情况。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开始,当年保养老费收入为1.87万亿元,基金支出为1.98万亿元,开始入不敷出了,缺口为1100亿元。而到了2021年,缺口扩大为2925亿元。
那好在国家不断的通过财政补贴一直补了这个窟窿,但这个窟窿能一直放在那吗?财政能一直补贴下去吗?
总要解决。那国家当前的态度就是基本养老金是退休人员的保命钱,再难也要坚持住。同时开启一系列改革,比如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将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等等。
而作为普通个人,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国家的这些改革最终指向还是要稳住基础养老金的基本总额。毕竟我们交的每一分养老金也有分到给我们爸爸妈妈的一份;那至于我们个人的养老问题就需要自己也操心一部分了。
为什么?因为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数据,衡量大家未来养老金够不够用主要看养老金替代率,这个指标也就是城镇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平均基础养老金与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比率,要起码超过70%才能维持大家退休前的生活水准。而2021年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是43.6%,而国际的警戒线是55%。

图片

 
所以,咱们还是得靠自己规划下自己的养老。那该咋办?给大家两点小建议:一是学会理财或投资,让钱自己生钱,否则退休后再理财应该已经晚了。二是选择越老越吃香的工作,这样就不会到了退休年龄就手停口停,比如说投资人、医生、老师、某些方面的技师等等。
比如,我看有些阿姨六十多岁了还能教人瑜伽或摄影,所以这样的老人家退不退休都没关系了,她的工作是正常的生活水平没下降,还特别受人尊重。
关于养老规划,你有什么想法,评论区与我交流。

我是许琼娜,把脉投资的基金经理,会坚定陪大家走完一场注册牛,有疑问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欢迎大家点赞和转发!

文章已于2023-05-02修改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