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没有终点
发布时间:2019-06-05 来源: 未知 点击:
次

——记山西金盾苑建材有限公司建材公司董事长王涛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万荣县,有个企业家叫王涛,万荣县光华乡王胡村人。致富以后,没有忘记自己出身于万荣县这块慈善热土,牢记李家大院三代十位当家人百年行善的格言: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把自己的全部财富投放到社会公益事业上,热心公益、痴心慈善、担当社会责任、勇于奉献爱心,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践行这一目标。
他,就是山西金盾苑建材有限公司建材公司董事长,万荣慈善总会副会长、山西首届慈善爱心大使。开革开放以后,他离开家乡到北京开厂办企业,先后在建材化工方面为国家建设做出了一些贡献。2003年捐款修路8万元,2007年至今支助贫困学生25万余元。2008年四川地震他个人捐款5万元,2011年为万荣县交警支队捐赠6辆电动车,为女子中队巡逻创造了有利条件。2012年捐款修路10万元,2015年捐助原平孤儿院款物3万余元,2015年捐助芮城伤残女孩17000元,2016年捐给万荣慈善总会10万元,2017年定向捐款万荣中学15万元,王胡小学5万元。
2005年在村民换届选举中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主任,王胡村村民收入不高,土地稀薄,大多数人外出打工,每年村里打架闹事接连不断,学校校舍老化,好教师流失,全村300多学生至2005年底只剩下40来人,几乎就要停办了。针对这样的现状,他从家里拿出了21000元,马上送给了学校,月薪1000元从全乡给学校五年级聘请了一位最好的老师;村里一年的垃圾堆积如山,自己摊钱摊物,全部清运干净。春节到了,又捐资5000余元,给全村70岁以上老人每人二斤猪肉、10元钱新票子,80岁以上老人二斤肉100元钱,村里的困难户每人二斤肉、100元钱;2007年10月份,捐资12.8万元,投资兴建学校综合楼。学校综合楼建成后,学校的餐厅、餐桌,教学、生活设施全部是高标准化的,农村学生有了洗澡间,教室宿舍安上空调,每年出资21600元聘请优秀教师,又从村里聘请了五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成立了督学会,专为学校解决困难、协调关系,解除了后顾之忧,教师们也个个心情舒畅,干劲十足,一心扑到教学工作中。第二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加到300人。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就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开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后进,党的十八大以后,要求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积极参加到脱贫攻坚战中。2013年苹果不好卖,村民大量苹果滞销,他回来看见后,心想不能让果农在经济上损失,便想办法为村民解忧,随后,带领村委会成员在外面跑单位、跑市场,把苹果拉到北京、四川等地通过这种渠道采销出去。为了不让村民受损,他高出市场价每公斤0.6元,自掏腰包包销了村民的苹果,当年为全村销售苹果200万公斤。
多年来,他做的善事用火车皮也拉不完,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当问及他的初衷时,王涛这样说:“热心公益,痴心慈善是一个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脱贫攻坚战略目标,到2020年将实现全国脱贫。今后一如既往的多做好事,多为社会奉献,多关注贫困人群弱势群体,为实现全民脱贫奉献个人的力量。
(责任编辑:闫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