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新的形式主义表现:加班就为刷存在感?就为博得领导一笑?

发布时间:2019-05-24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英雄不问出路,身份没有贵贱,地位不分高低。近日,工作上一股新的形式主义表现在网络上成为热点关注对象。以加班刷存在感、以加班论英雄、以加班博领导一笑。这些新的形式主义在工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有甚者“别人加班我也加、领导不走我不走”这些已成为职场潜规则的常态。
试问大家,你工作的意义的什么?就为刷存在感吗?就为博得领导一笑吗?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一文中论述了工作的意义:“工作有价值,是因为工作和与工作相连的人类关系所提供的机会,大量地排放了力比多的部分冲动(自恋的、攻击性、甚至爱欲的冲动)......当维持生计的日常工作可以经过自由选择的时候,就是说,通过升华作用,可以利用存在的倾向和保存其力量的本能,或者因为结构上的原因而有比平常更强烈的本能冲动的时候,工作就提供了特别的满足。每个人都想要存在感,网络发达的今天,大家随时随地都在利用碎片化时间,遨游在网络的世界里,看遍人间百香。大家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各种社交平台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吃顿美食,发个朋友圈;出门旅游,发个朋友圈;心情不好,发个朋友圈;加班,那更是要发个朋友圈;表明自己的存在,现在每天要是不玩手机,不看朋友圈,生活几乎缺乏激情,生活几乎缺乏味道,生活几乎缺乏动力。各类形式的表现,目的一个,就是我还在朋友圈存在。长此以往,就可能出现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加班的现象产生。投机取巧的一些人可能就会利用“加班”来刷存在感,来为博得领导一笑。
工作未做完,加个班无可厚非。但是某些人加班是为了引起领导重视,为了表现自己在“努力”工作,表现自己在“敬业”,表现自己在“奋斗”。这种做法是典型的投机取巧,厚颜无耻,我们应该强力扼杀。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加班并不完全是工作全心全意的投入,尽职尽责的具体体现。而是对工作的性质没有做出全面的分析研判,没有全方位的精准规划,从而导致了加班的后果。
当然,每个单位或者职能部门有着不同的工作要求。可能会出现加班现象,一天加班可以理解,两天加班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天天加班,就可能怀疑你的能力问题,还是效率问题。一般来讲,如果工作效率很高,自然就会统筹规划好当天工作,在工作期间就会解决所有问题,何须占用下班时间,何须天天加班,何须熬更守夜。
这种典型的以加班就为刷存在感,就为博得领导一笑的新的形势主义表现,就应该大力制止。一些单位和企业中存在攀比加班时间,加班时间越长表明越努力工作,越对单位有贡献,越能博得领导一笑。这将给职场内部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影响职场氛围,影响职场活力。
正常的加班是不用表现出来的,确实需要加班的也不需要高调半夜发圈,真正的加班领导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有了好的身体,有了好的健康,有了好的心态,这样才能安心工作,努力工作,无私工作;这样才能家庭和睦,干事创业,斗志昂扬。
别让这样新的形势主义,破坏职场,破坏行风,破坏政风。
作者: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石萱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