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中央党校教授警告:要给农民留条生路,“拆村并村”运动应适可而

发布时间:2020-05-25      来源: 峰悦文摘    点击: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副所长、教授周天勇

来源 | 新浪财经

 

近来一些地方,一是疫情后财政紧张,行政运转经费严重不足,债务沉重,还本付息压力较大, 急迫寻找财源;

 

二是看中央国务院有关土地要素、土地体制和房地产税等一系列改革文件出台,农村农民土地同地同权同价,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抢在改革之前利用旧体制,更多地从农民手中拿到低补偿低成本高价卖的地方财政收益多的土地。

 

大规模开展并村拆宅进园进城上楼的运动,以强拆出建设用地,让房地产商盖高层或者多层住房楼。

 

财政较困难的一些地方政府,低补偿从农村手中将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强征过来,再将房地产商开发的商品房高价卖给农民,还创造了GDP,政府还有有关税收。但这形成以下问题:

      

一是抢在前面转移了农民宅地耕地改革后能够得到的收入。

 

实际上,土地比房子值钱,这是一个经济学的常识。农民在土地改革前将宅地耕地等交给地方政府,到改革时将失去自己拥有或者应该获得合理收入的财产财富。

 

二是目前疫情已经使城市、城镇和农村的中小企业关停很多,回到农村的无业劳动力可能在3000到5000万。

 

许多农民除了种地,无处就业;而当地政府在拆他们的宅院时,征他们的耕地时,并没有向他们提供稳定长期的就业机会。

 

在原有的村庄中,自己有点园子,可以自种菜养点小禽,补贴生计。而征宅征地后,则生计根本就无处寻觅。

    

三是原来农民在村子自己的宅院中,不用交各种物业费,低成本生活,现在进园进城上楼了,就业机会没有,收入没增加,硬生生出来一大笔物业费,吃菜吃蛋等还要花钱购买。

 

四是一些村子合并以后,农民在就近和城镇中没有就业机会,还要种地,而地又离住宅区很远,需要开车去田间种地,有的走路去,路途成本提高,时间很长,很辛苦。

 

上次整治大棚,将农民在大棚里睡觉的地方作为违建拆除了。现在大棚也不让加睡觉的地方,加就是违建。田间地头也不让盖管理用房,盖就是违建。

 

因此,晚间农民还得回到农田很远的住宅楼上。农民不像农民,城里人不像城里人。与一个农民聊起此事,他自已嘲笑自己,现在是住在园区城里面的农村人。

 

 

五是城市里没有就业机会,还得种地,养禽、种菜,有一系列的农具和其他资料要储藏。现在一上楼,根本就没有存放的地方了。

      

六是一些地方,为了逼迫农民进城卖房上楼,农村中的中小学撤并,农村也不给建排水等。甚至停电、停水、经常修路断路,搞得许多农民无路可走。只好接受被逼城市化的现实。

    

因此,笔者呼吁,没有工作机会,政府又不安置就业的地方和农村,政府财政很困难,不能按照市价补偿的农村,农民不自愿进园进城上楼的地方和农村,合村进园进城上楼,应当立即停止。

 

否则,可能形成大面积无就业、种地成本高、物业费多,而无收入和低收入农村新进园进城聚积,高层和多层贫民窟楼社区。出现和积累无法挽回的社会危险区域。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