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科:关于优化人大代表素质及结构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6-01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次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着社会各方面、各阶层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能,其素质结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代表执行职务的能力和代表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且关系到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效能和权威,关系到国家政权建设和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那么,如何才能优化代表结构,提高各级人大代表的素质呢?笔者认为,关键要严把“四个关口”。
一要把好代表“入口关”,优化代表的思想政治结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要代表选区选民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必须有较强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履职能力。所以,无论是依法选举那一级人大代表,都要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个重要原则,注意推荐和选举那些思想素质好,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公道正派,有较强的执行代表职务的责任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认真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及社会活动能力,能较好地履行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人当人大代表。不能把人大代表单纯作为一种荣誉安排照顾,更不能把那些素质较差、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利益的人选为人大代表,要坚决防止将有涉黑涉恶、违法乱纪、品行恶劣、参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的人推选为人大代表候选人,这个政治关口一定要把好,不能放松。
二要把好代表构成关,优化代表的比例结构。各级人大由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代表由社会各界人士构成。所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要多从代表的职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多考虑,既要坚持代表的先进性,更要注意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既要考虑到少量党政领导干部,又要注意保证解放军、知识分子、党外人土、少数民族和妇女代表的比例要求,特别是一线的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比上一届有所上升;同时对非公经济或其他社会阶层人士担任代表,要统筹兼顾,注重质量,比例适当;尤其要注意安排和推荐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贸、金融、服务等行业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以及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民营企业家、科技能手、文明示范户和脱贫致富带头人当人大代表;要严格控制和减少领导干部当人大代表的数量,尽量减少各级人大代表的相互交叉,确保来自基层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代表中达到规定的比例,连选连任代表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从有利于发挥人大职能和履行代表职责考虑,应多增加科技教育界专业型、知识型代表的数量,既要推荐安排有一定数量、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又要适当增加一批年富力强的年轻人,以便使人大代表的结构与开展人大工作的要求相适应。
三要把好代表选举关,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在代表选举时,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让优秀的政治人才通过竞选脱颖而出。选举前,要尽可能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如实介绍个人情况,有条件的还可安排竞职演说,回答选民提问,让选民在询问中了解其文化素质、政策水平、法制观念、实践经验、议政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方式等,通过比较鉴别,优中选优;同时通过让代表候选人在演讲和与选民对话中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其自觉履行代表职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要把好代表培训关,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人大代表多为兼职,工作繁忙,对人大业务知识不大熟悉,加之一些新当选的人大代表只知当人大代表,而不知为何当人大代表,怎样当好人大代表,如何履行代表职务?所以在代表选出后的任期内,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分层次搞好对人大代表的培训,既要组织他们学习人大法律法规,明确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代表的职责任务和权利,增强代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通过组织代表参与视察、调查、评议、执法检查等活动,鼓励代表持证视察,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如何履行代表职责,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代表履职考核和代表活动档案登记制度,让代表回选区述职,接受选民评议监督,并要积极开展争做合格的人大代表和评选优秀人大代表活动,定期组织召开新老代表经验交流会,大力宣传先进代表的模范事迹,引导新老代表互帮互学,认真履行好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作者:张天科
(责任编辑:总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