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要求医院清理编外人员!一地最新发文,释放哪些信号?

发布时间:2023-04-12      来源: 丁香园    点击:

 
 
近期,《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中提到了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相关问题。《改革方案》指出,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精减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不久之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启了编制改革的第一步。
 
3 月 20 日,哈尔滨市政府公布了《哈尔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简称《方案》),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将分自检自查、组织实施、检查督导三个阶段实施。
 
图片
 
图源:参考资料 1
 
《方案》明确,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对象为市级机关、市属事业单位现有雇员、行业专职人员、工勤人员和单位自聘人员(统称「编外用人」)。其中医院、高职高专、公证处、仲裁办等用人主体要结合专业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展自聘人员清理规范工作。
 
 

 

超一半医务人员或受影响
 
清理编外聘用人员,并不是新鲜事。
 
据湖北省监利市官方微信公众号,2022 年 9 月 22 日,湖北监利市召开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清理规范动员部署会议,决定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进行清理规范,并从严从紧核定各单位编外用人员额。这是监利首次启动清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工作。
 
今年 1 月,湖南省临湘市也召开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动员会议,并指出要加大编外人员清理力度,加强规范管理,确因工作需要需聘用编外人员的,必须按照「空编申请、先批后用」的原则规范编外人员的聘用。
 
但到目前为止,在细则中将「医院」明确列出,并详细写出清退后实施细则的,是目前哈尔滨出台的这个《方案》。
 
《方案》表示,医院、高职高专、公证处、仲裁办等用人主体要结合专业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展自聘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并逐步将已自聘人员转化为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
 
另外,还表示对用工量大的独立办公单位可单独采购实行服务外包,零散用工单位可归口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采购实行服务外包;对现有已订立劳动合同但未到期的工勤人员设置 1~2 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按照单位性质,通过现行经费渠道予以保障,过渡期满后,相应岗位变更为政府采购服务。
 
 
图源:图虫创意
 
这里面出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名词: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
 
根据辽宁省某地卫健委工作人员王艳(化名)的介绍,因为目前的清编工作只在前期阶段,无法具体的分析这个形式的具体操作。但根据她自己的想法,这种形式的外包可以参考目前很多医院正在采用的劳务派遣形式或劳务外包形式,「或者说,也可能是一种新的政府背书的劳务派遣形式。」
 
山东省某康复医院副院长高会(化名)表示,这样的改变,对于向来自负盈亏的医院单位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变。
 
高院长表示,医院和其他事业单位或机关单位很大的区别在于,医疗岗是不能通过借调、部队转业、转岗等形式解决,而这也导致了医院几乎都存在「编制内人员比编制外人员少」的现象。
 
「总的来说,医院目前存在编制,备案制,合同制,劳务派遣制和纯外包制等各种用人形式。」
 
高院长表示,如果按照《方案》中提到的改革方案来的话,意味着他们医院除了编制人员以外的人,都会迎来人事变动甚至终止合同:「50% 以上的医务人员可能都得走外包或者派遣的形式。」
 
 

 

改变用工性质,对双方意味着什么?
 
从合同工变成派遣工或者外包人员,对湖北省某市的张乐新(化名)医生来说并不稀奇。他回忆,自己在几年前就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路程。「合同工以外的劳务派遣或外包,已经在很多医院存在很久了。」
 
张乐新最开始和医院签的是合同制员工。但在合同期满准备续签时,医院找他多次谈话,说因为他学历不足,但是医院又有了新规则、新气象,所以他只能与人才服务中心签合同后,再派遣到医院来上班。
 
从合同制员工变为派遣员工,张乐新认为这种改变有利有弊。有利的一点在于,张乐新的五险一金和社保可以正常按时缴纳,不需要自己每天和人事科扯皮。不利的点则是隐形待遇问题,「派遣制员工的一些福利待遇是和医院员工不同的,因为你只是第三方公司的员工被派遣到医院工作而已,比如中秋节和元宵节医院送的一些东西,你就拿不到了。」
 
总的来说,张乐新觉得身份发生转变后,自己心里总是有些落差感:「像我这个年纪的医生,在一个医院从事工作这么长时间,多多少少对医院都有了一些归属感,现在变成劳务派遣之后,我总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不属于医院的人,只是来出力的劳工。」
 
 
图源:图虫创意
 
对医院来说,社会化外包服务则会带来另外的影响。
 
高院长表示,对很多医务人员来说,社会化服务外包可能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对于医院管理人员来说,这个单词却并不陌生,因为很多医院的后勤单位就是社会化外包服务,「比如我们医院食堂就是社会化外包形式的。」
 
但他认为,今后可能存在的「医务人员」社会化服外包肯定要比食堂外包更加复杂,管理也将更加困难,「食堂外包我们需要竞标,选择成本合适、方案合适的公司,但很显然医疗服务的方案是没法复刻的。」
 
来自卫健委的王艳也表示,社会化服务外包这种方式,并不能从其他事业单位简单粗暴地复制粘贴到医院,「虽然社会化外包可以降低医院一部分财政支出,但也会出现很多管理问题:如果院感科外包了,医院的质控方案需不需要调整?如果只有编制人员和外包人员,医院的科研该怎么办?医院的运营成本反而有可能会增加。」
 
 

 

专家:同工同酬值得期待
 
无论如何,目前哈尔滨发布的《方案》可以说是正式开启了医院编外人员改制的第一枪。而枪响之后的硝烟该向左飘还是向右飘,现在定论还为之尚早。
 
关乎医务人员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如果实行全面社会化服务外包,同工同酬的待遇能够落实下来吗?
 
对于这个问题,王艳表示,清理编制外人员以及缩减编制等等行为是一套组合拳,目的是削减冗余杂乱的人事管理成本,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如何提高像医院这种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同工同酬很可能作为最简单、最直接的激励手段,成为主要吸引点。」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王艳解释道,「简单来说,以前的医院用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体制内的利益就是比体制外的利益大。那么这种矛盾怎么转移呢?很多医院自然而然就接着细分非编制的待遇,让备案制的人得的多一些,合同制少一些,外包人员再少一些;这样的梯度分配,会使编制带来的怨言不会那么大。」
 
「削减编制外人员,又想要医院比以前更好的运转,我实在是想不出比同工同酬更吸引人的方式。」
 
策划:carollero|监制:gyouza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DDdrwQAWQJRg-LCl-GV_2w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