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人民日报:让律师说话,让法律更有尊严

发布时间:2020-12-27      来源: 人民日报    点击:

来源/人民日报(2015.4.29)

 

今天转发一篇人民日报的旧文,为律师鼓与呼,希望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律师的道路能越来越宽,而不是被当做敌人对待。

 

律师和检察官同为庭审参与者,两者又有着高度统一的法律背景和价值观念,只有双方充分对抗,对是与非、对与错进行充分交流,才能让裁判法官得出最公允的结论

 

人民日报:让律师说话,让法律更有尊严

 

日前,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出台规定,要求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通过审查犯罪嫌疑人委托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交的书面材料、申请或者通过会见等方式,听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详细规定了工作流程、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等内容。

 

保障律师权利的意见出台了不少,但要求主动听取律师意见的文件并不多。这也反映出我国司法诉讼的现状:法官和检察官往往被视为同一战壕的战友,都面对着同一个敌人——律师。有了这样的思维定式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律师一旦在法庭上发表不同看法,就会被法官、检察官们讥讽为死磕派;为什么律师但凡遭遇到一点干扰,就控诉遭到打压。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法治专门队伍都包括谁?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都被囊括其中,也就是法学界研究几十年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由此可见,律师与法官、检察官本不应该是敌对关系,两者都经过了专门法律教育和职业训练,具有相同的法律知识背景、模式化思维方式、共同法律语言,更重要的是两者有着高度统一的职业追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让律师说话,天不会塌下来。法律之所以存在,是为了维护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而法庭之所以存在,是为了给每个人一次维护自己权益的机会。在法庭上,法官居中审理,听取控辩双方的陈词意见;检察官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律师代表的是犯罪嫌疑人的利益,使其免于遭受不公正的惩罚。无论缺了谁,法庭都不会完整,审判都不会公正,更遑论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真理越辩越明,我们必须牢记,即使是法官、检察官也并不代表天然的正义,他们也会犯错,也会有片面和不客观的时候。如果此时有另一种声音,哪怕微不足道,甚至是刺耳的,也好过步调一致的发声。一次审判不公恶于十次犯罪,律师的存在,正是那条不停搅动的鲶鱼,让所有人对事实保持警觉、对人权保持尊重、对法律保持敬畏。

 

当前,我们正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就必须解决庭审形式化、虚置化问题,强调庭审在裁决作出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法官的裁决基于庭审结果而作出。律师和检察官同为庭审参与者,两者又有着高度统一的法律背景和价值观念,只有双方充分对抗,对是与非、对与错进行充分交流,才能让裁判法官得出最公允的结论。

 

从这个意义上说,律师权利缺的不是检察机关、法院的保障,而是尊重。这也是大兴检察院主动听取律师意见规定出台的民意基础。

(作者:一然 来源:人民日报2015429日)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