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三农频道3月10日讯 去年以来,铜陵狮子山区把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作为紧抓不放、摆在突出位置上的工作,先后开展源北、先锋西村等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全市棚户区改造推进年活动有关要求,该区今年将全面启动,预计将搬迁住户约500户、拆迁面积约4.5万平方米。
推进“民生棚改”,坚持为民服务理念。在推进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该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把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合理规划选址,尽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地段。充分考虑棚户区群众搬迁后的生产生活,让群众“搬得进、住得起”,能够体面地生产生活。
推进“阳光棚改”,坚持公开透明理念。棚户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广大居民切身利益。该区一是阳光动迁。编制棚户区改造规划、征收补偿方案、安置房源选择等全过程向老百姓公开,通过制作公示牌、设立宣传栏、张贴通告通知等形式,及时向群众公布拆迁改造相关政策规定,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坚持每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都征求拆迁居民的意见建议,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的执行都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开展。二是阳光建设。所有项目建设均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运行,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标准规范。严格建筑材料验核制度,防止假冒伪劣建筑材料流入建筑工地。健全项目信息公开制度。项目法人对住房质量负终身责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相应责任,推行单位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终身负责制。三是阳光监督。棚户区改造项目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财政审计纪委监察的专项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推进“绿色棚改”,坚持生态优先理念。该区建立棚户区改造绿色用地制度,采用集约用地方式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按照“节能、节地、环保”的原则,建设绿色建筑,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完善新建安置小区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以及商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新建安置小区与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在棚户区改造小区积极倡导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绿色生态环境。
推进“和谐棚改”,坚持维护稳定理念。该区把棚户区改造的过程变为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作风大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社会进一步和谐的过程。与此同时,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搞棚户区改造,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度重视做好棚户区改造的信访维稳工作,确保干部深入一线,深入每家每户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前端。对棚户区改造工作定期研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实行棚户区改造社会稳定风险估计机制。(仇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