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多地取消户口性质区分 利于消除身份歧视

发布时间:2015-05-29      来源: 中国广播网    点击:

多地取消农与非农户口性质区分 利于消除身份歧视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日前批转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都提出“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根据记者梳理,目前,全国至少已有16个省份正式出台了本省份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

 

  今年,官方多次要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后,国务院最近批转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提出,要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早在去年7月底,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出台本地区具体可操作户籍改革的措施,并向社会公布。随后“地方版”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陆续出台,多地明确提出了要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的时间表。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新疆、黑龙江、河南、河北、四川、山东、安徽、贵州、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吉林、福建、广西、青海16个地区公布了改革意见。其中贵州明确提出,从6月1日开始,在“户别”栏不再登记农业或者非农业,统一登记为家庭户或者集体户。黑龙江早在去年底开始,在全省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群众可以自愿到公安部门更换自己的户口本。

 

  有专家表示,取消这样的性质区分,有利于消除身份歧视。统一户籍性质仅仅是一个标志,消除依附在户口性质之上,如医疗、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差别待遇,真正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和均等化,才是衡量户籍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居住证管理办法》今年有望正式出台实施,这也将为各地落实居住证制度提供指导。

 

  目前公布的16个省份的改革意见中,都提到要建立落实居住证制度。在申请居住证的年限上,各地都提出了要在居住地居住满半年以上。在居住证提供的公共服务范围所需的条件上,大多数省份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年限目标,只有新疆和贵州比较具体。

 

  新疆提出,居住证持有人连续居住满二年和参加社会保险满二年,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职业教育补贴、就业扶持、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利。随行子女在当地连续上学满四年以上、父母参加社会保险满三年为基本条件,会逐步享有随行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

 

  贵州提出,居住证持有人在当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就可以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养老服务、最低生活保障等权利。其它地区可以以此为参照,但并没有提出太具体的规定,这也跟目前缺乏“国家版”的顶层设计有关。事实上,从去年底,居住证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就已经发布,但将近半年的时间过去,最终的办法也没有出台。规范居住证制度有几个作用,首先可以保障外来人口跟市民享有同等待遇;第二,建立人口信息管理制度,进一步整合公安、社保、教育、卫生等部门的服务,通过一站式服务管理改变目前机构办事分散、重复、低效率等问题。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