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缘何成为就业创业的门槛?
文/扬帆远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今日表示,目前职业资格太多,缺少框架设计,重复量很大,职业资格不能成为就业创业的门槛,要减少职业资格的许可和认定。(中新网)
其实,解决职业资格制度在推广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早在2007年就已引起国家注意,当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公安部、监察部、教育部、财政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就曾经开展过堪称“史上时间最长、范围最广”,长达5年的职业资格规范清理活动。
但由于对清理工作复杂性缺乏认识、长期监管滞后,致使清理结果收效甚微。职业资格的许可和认定名目繁多、重复交叉,证出多门、考试太多,证书太滥、高额收费,牟取暴利、乱收费、滥发证,“灰色”培训,“假证”肆虐、监管缺位等实质性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破解。
统计显示,目前国家层面共设置各类职业资格618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219项,技能人员资格399项。地方层面自行设置的有1875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389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1486项。
应该说,职业资格制度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评价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具有积极作用。职业资格制度不是我国独有,发达国家也有职业资格制度。
但庞大职业资格的种类和认证体系带来的突出问题,在当下经济下行压力下,不仅严重阻碍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落实,而且耗费了国家和地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权利自肥诱发腐败问题的发生。
职业资格的许可和认定出现的问题不仅于此,其还带来了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就业者“唯证书论”,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私下提高“门槛”,创业艰难、创业者负担加重,培训市场巨大利益驱动、乱象丛生等等问题,破解这一系列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是简政放权的一个重要内容,李克强总理今年5月12日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着力把简政放权加快向前推进。
而要确保这项工作落实,必须多管齐下,部门联动,合力攻坚。通过制定职业资格制度法、规范职业资格制度、加大行政监管执法力度、优化职业资格设置、行政责任考核、规范职业资格培训市场、依法从严治罪制贩假证等有力措施,减少职业资格的许可和认定,有效释放市场活力,激发社会创造力,扩大就业,促进对外开放,推动政府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