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车这个独特的领域中,具象的反应了一个社会的对于底层的各种态度。也有底层民众的各种生活百相,在硬座车厢中更能见证真实、安静的中国人、中国社会。
文 | 渡灋
来源 | 渡灋的法律博客
第一次做火车是在两年前的五一假期,与好友约去日照玩。因为第一次坐充满激情,在长达数十个小时之后还是精神饱满。之后数次往返于学校与京津地区也就对于火车有了一点亲切与疏离。二十天之前第一次坐硬卧,感受到与硬座不同的处遇。二十天之后的今天再次乘坐硬座,长达二十余小时,只为感受下长途硬座,当然硬座要比硬卧廉价的多。回家的这次班车有很多人,以至于很多人是站票。行进的火车中,上演了底层民众的百项人生。
火车与中国。这是个奇怪的语词搭配。火车在创立之初作为新型的交通工具展现了巨大潜能,近现代火车技术的飞速前进也为人们之间的快捷交流提供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但与之先关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人的思考,科技进步有害还是有益?高速意味着风险一旦发生变无法避免的危险性。温州动车事件至今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中国是最初的文明古国,但近代之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出现滑坡,在世界浪潮的末端。
火车出现后清政府有修建铁路,但实现铁路在铁轨上的运行来自无数的马屁来牵引,不是没有火车头而是怕“惊动”那些先人的亡灵。科技在迷信(宗教?)面前是无力的,尤其在中国。而现今的情况变化了,中国社会巨大发展,火车的应用效能得到更深度的发挥,但仅仅数量的变化、速度的提升。
差异的票价与服务。根据现有的火车票分类有四种:软卧、硬卧、硬座、站票。四类票的价格以软卧为最高,(没有做过,不好做感受的评长途价),站票是性价比最差的,价格与硬座相同。这种分类的等级化的票价制度一定的区分了不同人群,可以想象一般的普通人在短途甚至是长途中会选择硬座,而中产阶级或以上则倾向于硬卧或者软卧或者飞机。在硬卧与软卧之间,卧铺与坐票之间都是有间隔的,相互的车厢不能随意的串门。就像是高等仓与低等仓之别,各个类别的人在自己的位置不得随意传动。否则便有“叛变”之嫌。此种分类也是在于消费者出资的不同,造成其所享受的服务不同,就硬座与硬卧而比较。晚上硬卧会熄灯,有被子,可以躺着睡觉,人员较少,不算拥挤,不嘈杂;硬座则相反的现象,晚上同样有灯光,没有给予睡觉的假设,没有被子一类辅助睡眠的用具,人员较多,夜间形态各异,有的歪靠在椅子上小憩,有的直接躺在座位下休息,坐在火车上睡以站票的居多,聊天、打牌均有。卧铺与硬座、一软一硬之间显现着不同的族群,处于不同阶层的民众生活状态。火车上的“坐像”侧视着中国社会的百相,火车上的种种正是中国社会具体而微的反应。
站票与硬座。当车票需求量大时,数量有限的座位不能满足大量的求票民众,特备是在北上广地区(春节、假期更为严重)发出的或者到往的火车有大批量的乘客。而限于火车速度、火车乘客量、火车发车次数等限制,不能保障每个人都有座位,但是为了保障每个有需求的乘客可以再规定的时间到达自己目的地,站票应运而生。似乎站票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民众的普遍利益。但是现实中有着来自朴素民意的批判更有人因为将原铁道部(现铁路总公司)告上法庭,但“民告官”“无疑问”的以败诉结束。但是硬座与站票之间具有朴素正义之下的不正义性,同样的票价为何我站着他坐着?不公平呀!不能否认此种不公,更不能因为前述的一些好处而限制民众的的权利为不公加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公就是不公,再多的理由加之其上其不公平的本质没有区别。那怎么办?一律取消站票?当然不,既然民众有需求,就应该满足这一要求。当火车班次不能提供时,给予站票非硬座全价的价格出售是一种合理的安排。当然在硬座完全满足时以硬座出售,当硬座不足时方销售站票。为避免某些人钻漏洞应详实相关规定。合理、公平的规范相关行为,让民众在每一个事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销售与服务。前次硬卧同行人说,如在火车上投广告,一定效果好,尤其是春运期间,不在于产品买与不卖,该种产品一定为全国知晓。真的是对于火车上的销售能力很有体会,前后两次做车,硬卧与硬座,有两个销售人员特别“给力”,能够使听者记忆深刻,一下子就记住这个人,这种产品。这可比在央视做广告的效果要好。在此想说的是,火车上销售的一些“劣迹”。火车包括一些火车站、汽车站站内销售商店全部都是坐地起价,一瓶水市场价4元,火车上就8元,百分百的市场盈利率。其余的产品虽可能没有如此的盈利率但也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提价,盒饭在第一次买可能三十,后来价格也就在十五元。巨大的反差很有刺激性,但作为火车上的乘客只是待宰的羔羊。对于推销的产品,推销人员凭借火车单向度的空间,乘客只能被动的接受不能在不想听宣传就“走掉”的场合,推销人员严重侵犯了乘客的安宁权。于此相反的,乘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推销力上相差甚远,微笑服务少见。与消费者是上帝的理念相去甚远,乘客是消费者应当受到尊重,乘客的消费利益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
晚点与知情权。火车或者飞机晚点在中国应该比较寻常,相比较飞机晚点的反应对于火车晚点乘客有相当大的容忍度。浮躁的民众对于飞机晚点有些暴动的新闻多少还有见到,但是对于火车晚点的乘客有激动言行的新闻确实少有。但此种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乘客购买车票后,托运方应当按时、按线路,安全把乘客运送到目的地,如果火车晚点虽不属于重大违约但也是违约了,有一定的过错。且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晚点会给乘客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如晚点后,乘客错过自己的另一班火车(汽车)导致滞留在车站,花费本不必要花费的费用。再或晚点后错过一个重要会议,丢一笔订单等。作为违约的一方,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同时,违约方应当及时告知乘客晚点的原因及何时会再次发车即在火车在行使中突然停了,应当告知为何停车并告知何时开车及可能造成的晚点等后果。火车一方应当做好晚点的各种服务工作,安抚乘客的心情,不能无视民众的知情权。
后记:在火车这个独特的领域中,具象的反应了一个社会的对于底层的各种态度。也有底层民众的各种生活百相,在硬座车厢中更能见证真实、安静的中国人、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