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扶好基层之贫,向全面小康社会冲刺

发布时间:2015-08-27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四川省把扶贫攻坚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践课堂,用扶贫攻坚成果检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截至目前,四川省已调整扶贫攻坚措施不力、成效不佳的软弱班子100多个,不称职干部200多名。(四川日报网)
为什么要将扶贫攻坚成果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检验工具?改善基层农村生活条件,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密切关注“三农”问题,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个全面”的重要环节。村、社作为党的建设之中最为基层的单元,党的领导是否能够对基层的党员、群众起到良好的引导、凝聚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精神文化水平;同样,基层党员是否起到了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百姓是否能够安居乐业收成颇丰,也将折射出党的领导力、作用力和影响力。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关注基层发展,做足基层工作,全力改善基层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是改变基层脱贫致富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党对各级干部修身、用权、律己严不严,某事、创业、做人实不实的一项重大考验。
笔者认为,要实现攻坚克难,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纯洁党员队伍,正确充分的发挥好党员模范作用。近年来,面对人民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党员队伍中或多或少的有党员在党性修养上不注重提高,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树立不正确,对党员身份淡漠,不能切实尽职履责,有损党员队伍的形象。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定期开展党员组织生活会,进行党员与党员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党员在思想行动上的偏离,才能为基层建设打牢基础。
进一步摸排基层实情,正确充分的认识到基层发展现状。要做到扶贫,必先知道贫在哪里。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的耕作力贫乏,还是百姓的就业机会就业渠道贫乏,又或是因病因灾导致的贫瘠困苦,这都需要各级干部持续做好深入走遍工作。与百姓同吃同住,走基层知农事,将基层情况摸清楚,才能做到急民之急,忧民之忧,解民之困,打通关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紧紧将群众联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
进一步完善帮扶制度,正确充分的落实好惠民利民政策。大力畅通百姓就业渠道,增加社会招聘岗位。全面开展结对子帮扶的活动,实现精准扶贫,对症下药,从根源上解决群众所面临的问题。以投入政策、投入技术、投入劳动力的方式“授之以渔”,大力支持基层农业的扶植发展,改善农村基层生活生产水平。充分借助政府力量对农业成果进行宣传,吸引外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将惠民利民政策充分利用起来,帮助困难百姓脱贫致富,共同小康。

(笔者:宋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