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11时30分,郑州城东路上一家酒店的二楼大厅已几乎坐满。这是一个115位失独老人参加的聚会,没有眼泪在飞,灿烂的笑容几乎挂在每个人的脸上。这是一个民间组织实践三年的探索,证明只要努力,明媚的阳光也可以照进失独家庭。但是他们说,真正让失独者没有后顾之忧,还需要政府和更多人一起努力。(9月16日《河南商报》)
英国古典剧《唐顿庄园》里,克劳利夫人失去了独子马修,她说,当你唯一的孩子离世之时,你就不再是一个母亲了。你其实什么也不是了。诚如斯言!丧子之痛,已经难以承受;精神“空巢”、赡养空白等,更像梦魇一样,每日缠绕着失独者。尤其是节日来了,对失独者来说,“每个节日都像清明节”,一点都不夸张。谁最该关注失独者?又该为失独者做点什么?
让失独者没有后顾之忧,政府应该是主要责任人。失独者当初只生一个孩子,响应了计划生育政策,为中国正常前行做出了贡献,但是,却加大了自己的风险。这个风险,不应该由失独者自己来承担,因此,才会一直有失独者请求国家给予补偿。从目前来看,在很多地方,针对失独者,有扶助金,并且还逐年递增。这是好事儿。但是,政府做得还不够。
给失独者经济扶助,不是全部;况且,在某些地方,经济扶助很微薄,杯水车薪而已。除了经济上的扶持,政府更要给失独者营造一个安度时光的环境,让其有尊严地老去。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让民间力量参与进来,比如新闻里的民间组织。但是,政府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起主导作用,毕竟,现在的民间组织仍然不够发达,需要政府扶一把。新闻中,该民间组织的资金后继乏力,相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
尤其是,能不能建设失独者养老专区,让失独者们在一起,不避嫌、有交流,消除精神空虚。现在,北京、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等地,已有探索,但是问题仍然很多。比如找不到担保人不让入住;选址偏僻、运作资金不足等。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地方或者中央出台政策,逐步探索,再形成法律,一步步地用制度的力量化解失独者的孤独。
作 者: 老马
联系电话:13778098863
地 址: 四川省三台县梓州干道
邮 编: 6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