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莫让贫困指标成为发展的瓶颈

发布时间:2015-10-09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旨在引导贫困县党 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坚强有力的领导,落实好精准扶贫要求,创新机制推进扶贫攻坚,确保2020年全部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实现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目标。
脱贫致富,就必须要以精准扶贫为根本,以实干苦干巧干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刨穷根、摘穷帽,坐而论道的清谈不行,光是满腔热情的呐喊也不够,靠外来力量的施舍和规划更不现实。只有把“实”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扶贫解困的目标才会有实现的可能。舍此之外,实无他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工作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重点,也是最艰巨的一项任务,不能光喊口号,更不能搞形式主义,一定要真抓实干”。
 第一,切实落实领导责任。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第三,切实强化社会合力。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
  第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有效发挥作用。
扶贫的谋划要实、不好高骛远,上级的部署要与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找准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贫困村,可以制定相应的配套扶贫政策;对于那些扶贫资金短缺的地方,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逐步降低或取消其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
针对贫困村的负债情况,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建立相应的化解机制。如果是因为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必要开支,上级机关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资金补偿,尽快的化解扶贫项目带来的负担;如果是因为项目的不合理而导致的不必要开支,那么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该取消的取消,该整改的整改,确保扶贫项目能够达到百姓满意。
 
 
 
 
作者 南柯一梦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