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要“扶准”、“扶对”、“扶实”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目前,我国还有12.8万个贫困村,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中央决心在2020年前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以实现全面小康的理想目标,这是一顶艰巨但有着深远历史意义的任务。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开展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像广西马山县发生的扶贫案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笔者斗胆地说,类似问题在其它一些地方或多或少也存在。我们负责扶贫的主管部门应该好好总结一下。现在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号召,这给我们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应当深刻理解,认真落实,不仅要把扶贫工当作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而且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我认为今后的扶贫工作应在“扶准” 、“扶对” 、“扶实”几个方面下功夫。
“扶准”,就是要把扶贫对象定准。要把扶贫对象定准,首先要把党的扶贫政策把握准,其次要把国家制定的扶贫条件扶贫标准弄准。党的扶贫政策是扶贫工作的指南,作为肩负着扶贫任务的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把党的扶贫政策的精神理解透,把意义领会透,并且能结合本地实情,既原则又灵活地贯彻落实。而国家制定的扶贫条件和标准,是我们准确确定扶贫对象的依据,只有把条件和标准弄准了,才能准确地确定我们所要扶的对象。当然,要把扶贫对象定准,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还必须要严格整治扶贫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严格扶贫纪律,严惩腐败行为,坚决杜绝“人情扶”、“关系扶”、“滥扶”、“乱扶”、“虚扶”、“假扶”等现象。
“扶对”,就是扶贫的路子要对,扶贫的方法要对,扶贫的措施要对。常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千差万别。”同样道理,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贫困原因各不相同。我们在扶贫中,就要因地而异,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宜“务工”则务工等。路子是关键。路子对了,方向就对了。有了正确的路子,还得选对方法,也就是说,我们怎样去扶。是扶“智”还是扶“资”,是扶“物”还是扶“力”,还是几方面都兼扶,这就要因情而定。方法选好了,我们还必须有正确的措施。比如说扶“智”,我们是采取技术培训呢还是技术指导?扶“资”,我们是帮助提供贷款呢还是动员社会捐资?这也需要我们具实斟酌。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给扶贫对象拿点钱,或是买些鸡鸭,送点肥料种子就万事大吉。
“扶实”,就是要把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去扶。作为一级政府,我们决不能把扶贫工作停留在计划中,文件中,汇报材料中,总结报告中,而是要深入实地地、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全心全意地,怀着深厚感情地去为贫困对象助力鼓劲、解难排忧。我们每一个扶贫者,不管是单位还个人,对贫困对象必须做到“心实”、“意实”、“情实”。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又有“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彼”贫我忧的相系柔情,还要有“不脱贫不罢休”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以诚实的人格标准、踏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坚实的工作信心去完成扶贫任务,彻底消除本地区的贫困。
习总书记说:“我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我们日理万机的总书记如此心系人民,重视扶贫工作,关心扶贫对象,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也应如此,应把扶贫工作列为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下决心,出高招,尽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供稿:宋 文
地址:四川三台老马乡
电话:
15328231957
邮箱:
3191056823@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