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扶贫要“扶准”、“扶对”、“扶实”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目前,我国还有12.8万个贫困村,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中央决心在2020年前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以实现全面小康的理想目标,这是一顶艰巨但有着深远历史意义的任务。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开展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像广西马山县发生的扶贫案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笔者斗胆地说,类似问题在其它一些地方或多或少也存在。我们负责扶贫的主管部门应该好好总结一下。现在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号召,这给我们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应当深刻理解,认真落实,不仅要把扶贫工当作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而且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我认为今后的扶贫工作应在“扶准” 、“扶对” 、“扶实”几个方面下功夫。
    “扶准”,就是要把扶贫对象定准。要把扶贫对象定准,首先要把党的扶贫政策把握准,其次要把国家制定的扶贫条件扶贫标准弄准。党的扶贫政策是扶贫工作的指南,作为肩负着扶贫任务的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把党的扶贫政策的精神理解透,把意义领会透,并且能结合本地实情,既原则又灵活地贯彻落实。而国家制定的扶贫条件和标准,是我们准确确定扶贫对象的依据,只有把条件和标准弄准了,才能准确地确定我们所要扶的对象。当然,要把扶贫对象定准,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还必须要严格整治扶贫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严格扶贫纪律,严惩腐败行为,坚决杜绝“人情扶”、“关系扶”、“滥扶”、“乱扶”、“虚扶”、“假扶”等现象。
“扶对”,就是扶贫的路子要对,扶贫的方法要对,扶贫的措施要对。常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千差万别。”同样道理,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贫困原因各不相同。我们在扶贫中,就要因地而异,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宜“务工”则务工等。路子是关键。路子对了,方向就对了。有了正确的路子,还得选对方法,也就是说,我们怎样去扶。是扶“智”还是扶“资”,是扶“物”还是扶“力”,还是几方面都兼扶,这就要因情而定。方法选好了,我们还必须有正确的措施。比如说扶“智”,我们是采取技术培训呢还是技术指导?扶“资”,我们是帮助提供贷款呢还是动员社会捐资?这也需要我们具实斟酌。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给扶贫对象拿点钱,或是买些鸡鸭,送点肥料种子就万事大吉。
    “扶实”,就是要把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去扶。作为一级政府,我们决不能把扶贫工作停留在计划中,文件中,汇报材料中,总结报告中,而是要深入实地地、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全心全意地,怀着深厚感情地去为贫困对象助力鼓劲、解难排忧。我们每一个扶贫者,不管是单位还个人,对贫困对象必须做到“心实”、“意实”、“情实”。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又有“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彼”贫我忧的相系柔情,还要有“不脱贫不罢休”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以诚实的人格标准、踏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坚实的工作信心去完成扶贫任务,彻底消除本地区的贫困。
    习总书记说:“我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我们日理万机的总书记如此心系人民,重视扶贫工作,关心扶贫对象,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也应如此,应把扶贫工作列为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下决心,出高招,尽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供稿:宋 文
地址:四川三台老马乡
电话:15328231957
邮箱:3191056823@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