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敲门百姓欢迎
发布时间:2015-11-0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十八届五中全会于10月26日至10月29日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7月20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可以说,小康是对幸福生活的概括,小康社会则是实现人民幸福的中期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党一直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其出发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人民幸福。(2015年10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0/30/c_1116994473.htm
我们对小康社会的认识需要再次深化。虽然经济总量、人均收入与全面小康、人民幸福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直接地推动全面小康和人民幸福,而不能冀望这个目标会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的增长中自然实现,更不能将其作为附属的目标。
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改善民生将是“十三五”规划的首要目标,实现“增长为本”向“民生为本”转变。
1、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认识和把握好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使它真正与社会主义结合得好,我们才能真正完善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做到五个统筹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广大人民在这种发展中得到日益增多的福利。
2、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微观管理的准确度和着力度。一定要加强市场监管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责任感;一定要纠正和减少监管机构、监管队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真正地依法监管、有效监管。
3、要把共同致富的大政策落实到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具体过程中去,使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建议制定一条大政策,制定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把广大人民的富裕程度,与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挂起勾来。
4、要制定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待遇的政策和法规。这是一个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的大战略、大政策。
5、要把解决民生问题列为考核各级政府和领导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年度计划,做到有指标,有措施,有领导人负责,并在执行中定期查进度、查效果、查责任。确有成效者,应予肯定;成绩优秀者,应予重用。对解决民生问题不负责任者,教育后仍不改者,应予以撤职或降职;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者,应予查处。
民生有保,生活无忧,既是人民幸福的标志,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改善民生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首要目标,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来敲门。
作者:丹心
联系电话:
18781173221
邮编:
621100
地址:绵阳市涪城区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