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以“责任制”落实攻坚扶贫

发布时间:2015-11-05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新华网 11月3日
民以食为天,解决好群众的贫困问题当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据国务院扶贫办介绍,从2011年到201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2亿人减少到7017万人,累计减贫5221万人,可见扶贫、脱贫任重道远。只有全民脱贫致富,才能最终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
好政策靠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近些年,我国扶贫政策总体上落实较到位,却有不少地方出现扶贫乱象。如不少非贫困县加入“争做贫困县”行列;已达到非贫困标准却不愿摘掉“贫困县”头衔;贫困户确定任人唯亲;将扶贫款项挪为私用、以公为私等。这样一来导致真正贫困的群众得不到支持帮扶,愈发贫困。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影响党委政府的公正形象与公信力。
乱象一日不除,贫困问题将得不到有效解决。透过扶贫“乱象”,主要是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扶贫干部工作的懈怠,扶贫资金管理的不完善以及扶贫对象的不精准。“脱贫工作责任制”需针对乱象、问题,对症下药,从领导班子抓起,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扶贫工作“一票否决”制。让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让扶贫资金真正用在扶贫工作上。
全面贯彻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让民众早日脱贫致富。第一,精准扶贫是国家重大惠民工程,各级党员干部应当高度重视,明白其中利害关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对于非法挪用扶贫资金等行为必须严惩,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第三,细化扶贫对象的确认机制,严格把关,保证扶贫对象的真实性;严格落实追责,对于滥用职权“走后门”“伪贫困”等,无视政策法规行为严肃处理。以“责任制”落实攻坚扶贫,严格执行按照制度,让党中央的惠民政策真正给广大民众带来实惠更为关键。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