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村干部也有可能成为大“硕鼠”
发布时间:2015-11-12 来源: fzxc 点击:
次
小小村干部也有可能成为大“硕鼠”
一个小小的社区主任,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向开发商索贿单笔达5000万元;因两委班子有不同意见,他便唆使开发商“用钱开路”,给每个班子成员行贿30万元,最终促成“一致通过”。西安市雁塔区纪委近日查办的东滩社区干部腐败窝案,令一个由社区主任主导的“腐败同盟”浮出水面。(人民网 2015年11月9日)
村官,是指“两委班子”的全部成员。即“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有句话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句话是说,虽然村干部级别不高,但他掌握的权力未必就小,从拆迁补偿的发放到宅基地的批准,村官手里捏着实实在在的项目、资金、补贴,说不定在关键时候就能卡你一道。
村官何以如此胆大妄为,他们不是正式的编制干部,做错事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没有机关身份,不在乎被处罚,被处分。究其原因,终究多是自身的问题。其一, 一些村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甚至把当村官与捞钱、为亲朋好友谋利等同起来;所以在村上,村干部是带动群众致富的领头羊,可是现实看到的却是村官发展门路多、人脉广、干部自己有钱有势,为民谋利那好像是自己发展的时候顺带上的。其二,有些地方选人用人不当,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财务管理混乱,村务不透明,民主监督制度流于形式;说到底是村干部缺乏文化知识,将自己村上的基本资料都弄不完善,说起话来倒是一套一套的。其三,涉农资金渠道众多,但监管机制不够完善,让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机”,钻了漏洞。其四,在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发展,农村项目多,产业多,自然给干部送礼上门的就多。既是送上门来的,又岂有不要之理。其五,有的村干部和县乡干部结成利益共同体,联合作案,腐败村官受到乡镇干部的保护,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
总之,村官贪腐之事不可小觑。要杜绝村官巨腐现象的蔓延,除了制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还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切实做到村级三公经费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只有真正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文/杨阳扬)
新闻链接:
http://leaders.people.com.cn/n/2015/1109/c58278-27791312.html
作者:杨阳扬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