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必须守土有责
发布时间:2015-11-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向贫困村委派“第一书记”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方式,而“第一书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扶贫攻坚的大局。四川省达州市强化了贫困村“第一书记”的选派管理,
11月26日宣布召回、调整履职不力“第一书记”241名,并增派18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到一线督战。(京华时报
11月27日)
“军令”如山,言出必行。近日,四川省委组织部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严格督查问责,建立专项督查制度,对“第一书记”在岗履职、管理保障等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建立奖先惩后制度;建立召回撤换制度,不胜任、不达标或违反纪律规定将召回并另行选派。此次当地宣布召回、调整履职不力“第一书记”241名,是对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庄严承诺的践行,决不让任何人、任何事影响脱贫大业,复兴伟业。
今年8月,为了确保脱贫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四川各地选派1.5万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任职两年并提出了在村工作时间不得低于全年工作日的三分之二,原则上要与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出勤和考核,带领基层做好扶贫开发、村级党建等工作。一系列的要求是为了不在“温室”里培养干部,让“第一书记”能真正能与群众打成一片,走出机关,去到田间地头察民情、访民意、帮民困、解民忧。真正懂得“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情怀,早日开垦出凝聚干群合力,结出精准脱贫胜利果实的肥沃土地。
不到六年时间,实现7000多万人口脱贫,这是我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必经阶段。新形势下的“第一书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既是精准扶贫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精准脱贫的“第一带头人”,俨然已成为了我国扶贫攻坚战场上的主力军。作为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那就得保持优良的作风,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事不避难的守好如期脱贫这方土。
作者:林建涛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