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春节渐近,我们却衣锦难还乡

发布时间:2015-12-13      来源: 新华网思客    点击:

摘要
 
新华网思客
  何为故乡?我想应该就是故山故水、故景故人吧!可如今回乡却难遇“故人”、“故景”、“故乡生活”了。还乡时的我们已经出现了分层,故乡不再是故乡。

 


儿时熟悉的屋檐、花盆都已不见了

 

作者丨李育蒙

 

何为故乡?我想应该就是故山故水、故景故人吧!

 

 

背井离乡是条不归路

 

人,才是故乡最大的动力和活力。可是,即使修了桥、铺了路,现在的乡村却变得日益安静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城市的租客们回到故乡,能给故乡带来短暂的车水马龙。

 

现在的家,有时候甚至就是连锁酒店,住几天,就走了。留下睡过的床被,父母洗干净,晒好后,又匆匆收进柜子里,等待下一个过年的到来。

 

衣锦还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可如今,农村恐怕已经是衣锦难还乡了,因为回乡以后难以维持衣锦的生活。常听打工返乡后的人说,在家挣不到钱,所以不得不选择外出。如果有钱,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没有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常听打工族们抱怨,回家或者出门,大包小包,像逃难似的。但是对于有些年轻人来说,离家又何尝不是逃难呢?害怕相亲、逼婚、赶婚礼……更害怕遇到昔日的同窗教他的孩子喊叔叔或者阿姨。这恐怕是80、90后过年害怕回家的重要原因吧。

 

 

衣锦难还乡,只因回乡难遇“故人”

 

比起祖辈父辈,或许我们的亲情更淡薄了。经历了“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但从爷爷辈到我们这辈,仅仅半个时代,孙辈们几乎就不认识了。时代在变迁,这一现象的发生也越来越明显,金字塔越往下,血缘亲情越淡薄。等到我们的子辈和孙辈的时候,当坐到同一张饭桌上,那种亲情的陌生感,能想到该有多么可怕。

 

等到我们想衣锦还乡的时候,会不会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样的故乡怎么回?

 

亲情淡薄了,邻里之间亦是。血缘关系尚不能维持几辈,更别说邻里之间了。邻里之间有吵架的、有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的、有对簿公堂的……当很多事情被用钱来衡量的时候,昔日的熟悉感就没有了,故乡也就不是所谓的故乡了。

 

 

衣锦难还乡,只因回乡难遇“故景”

 

水田不再种水稻,山地不再是山地,路不再是曾经的路。祖辈把土地交给了父辈,父辈又该交给谁?曾经何其珍贵的土地,荒芜的越来越多。

 

很多人外出打工,留下来的一些农民也根本就不种地了,能找到别人种就给别人种,找不到就干脆荒了。种或者不种,国家的补贴照样会给。很多良田已经变成了宅基地。稍微有心的还会在山地、田地种上柑橘、茶叶,他们不要收成,种上只是证明,这块地是自己的而已。

 

从农忙时节来看,祖辈们还在坚守着土地,但父辈们坚守的已经不多了,而我们根本就没有出现在农忙时节的故乡。

 

 

 

衣锦难还乡,只因回乡难遇“故乡生活”

 

在乡村的生活方式中,“劳作”一定占有绝大部分。对于外公和外婆来说,劳动成为了习惯,他们对得起土地。只是他们或许不愿意去想,当我们回乡,还能否扛起锄头,还能否找到那条他们曾经踏了无数次踏出来的上山的路。所以有时候他们会对着土地感叹,害怕百年之后,土地会在后辈人手里糟践得不成样子。

 

除了劳作以外,“故土生活”里一定不能缺少文化。昔日的故乡还能大家聚到一起看电影,看杂技表演,彼此之间聊得很开心,场面很热闹,生活虽清贫但是起码精神富足;但现在即使组建了所谓的文艺队,从事的也是商业演出,农民闲时忙时都打麻将,麻将馆开得遍地都是。

 

我曾问过一个朋友愿不愿意回乡一起做点事?他说不,我问为什么?他说没前途,没希望,回来不知道该干什么?山,就那几棵树;田,荒了那么多;河,早被挖得千疮百孔。

 

 

 

衣锦难还乡,只因还乡已出现分层

 

有时候我不明白,都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为什么有的会格外的亲密?直到某天,有个朋友跟我聊起他们刚进城打工那会露宿街头的场景。他对我说:“人,走着走着就分层了。

 

这句话瞬间就让我想明白了。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毕竟是两条线,即使都经历了社会生活的磨练,那些混得好和混得不好的,终归会有某种打不破的隔阂。

 

上学的时候会有人告诉你,你不应该只想着房子、车子;离家的时候会有人告诉你,你应该心里装着国家,装着故乡。可是回乡的时候,才发现,除了家人,故乡又何时装着你?

 

 

故乡不再是故乡

 

我想,如果有“人”,故乡终归会好一点。60后的父辈被迫还乡的时候,土地对他们来说就像鸡肋,丢了可惜,但又缺少对它们的激情,他们或许已难建故乡!而80、90后的我们,或许更愿意赖在城市里,也不愿意面对凋敝的乡村,更别说建设故乡了!就连那些天天喊着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干部,也都是周五就回到了城市的家中。乡村何以寻出路?

 

 

 

都说故土难离,安土重迁,若是故土没有了故人,又该迁向何处?

 

每一个地方值得留恋,都是因为那里有温暖你的人。倘若有一天,故乡不能再温暖你,当你回来,你发现昔日的邻居跟你说的是这个社会已经是金钱社会了,昔日的泥路也找不到了,那些儿时的茶园,捅过马蜂窝的古树,光着屁股泡澡的河流,陪伴着你童年的橘子树,还有你回家时开口必叫的爸爸妈妈等等,当这些都没有了的时候,故乡,也就只有在记忆里了。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故乡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愿天下的祖辈都能在阳光般的温暖中度过最美的夕阳生活,愿我们的爸爸妈妈都能过上“你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的生活。(有删减)

 

相关阅读:

 

世界那么大,我却把故乡弄丢了

 

思客丨孙兴杰:我为什么不思乡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