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一张身份证揭开的苍蝇式腐败

发布时间:2016-04-16      来源: 中青在线    点击:

51岁的付宗立是广西东兰县花香乡弄兰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中有88岁的老父亲和84岁的老母亲,因为身体劳损,付宗立从去年开始就没有外出打工了。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经济压力陡增。

从2015年4月开始,付家的低保也突然停发了,而且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母亲多年都没领到这笔钱,村干部解释说是因为他母亲没二代身份证办不了手续。

铆着一股劲儿,付宗立决定把母亲拉到离家1个多小时车程的乡派出所办理身份证,谁知办好身份证后,他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他和家人的利益受损是因为身边一直存在着腐败的“苍蝇”。

低保无端被撤 把村民逼成了“侦探”

弄兰村位于东兰县东南部,是一个山多地少的贫困村,2015年全村2163人的年均纯收入为3786元。4月12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山坳里的付宗立家时,手机已接收不到任何信号。

2011年7月,东兰县在广西率先成为新农保试点县,该县农村60岁以上老人可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每月县里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所都会将养老金打到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金存储卡上。但付宗立84岁的老母亲一直没有享受到这一政策,这让他有些想不通。

去年4月,付宗立家一直领取的低保突然没有缘由地停发了,想到之前母亲的基本养老金也一直没能领到,付宗立决定向政府部门讨个说法。他多次找村干部交涉并到县乡民政部门反映情况,有人告诉他说,他母亲办不了养老金是因为没有二代身份证。

20多年前,付宗立的母亲因病导致精神问题,以前乡里下来给村民办身份证时,母亲不配合照相就一直没办。这次付宗立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帮母亲把证办下来。

2015年10月的一天,付宗立找到村里一个司机,想让其帮忙拉母亲到乡派出所去办证。正在跟司机谈车费的时候,弄兰村党支部书记滕志伦恰好在旁边,听说付宗立要带母亲去乡里,他便劝道,老人家年纪这么大了,还是不要折腾了,隔壁村子有个老奶奶也是精神有点毛病,结果出门坐车到半路跳车摔死了。

听完村支书的这番话,付宗立觉得有些奇怪,但他没有理会,依旧坚持拉母亲去办身份证。

2015年12月,母亲的身份证办下来后,付宗立到县社保局给母亲办基本养老金。谁知工作人员接过身份证后一查,发现他母亲的名字早已录入系统,而且系统显示他母亲的养老金已经发放了4年。究竟是谁冒领了这笔钱?在社保局的系统中,他还看到村民傅耀茂、陆秀娥等人的名字,这些人也都是长期没有领到养老金。

又惊又气的付宗立抄下了母亲的养老保险金存储卡账号,去银行查账。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就在前两天,还有人在大化县板升乡农村信用社从这个账号取走了200元。他来到板升乡农村信用社要求调取监控录像,信用社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内部监控不能给他看,但可以跟他描述取走这笔钱的人长什么样。听到对方说取钱的是一个白头发、大脑壳、戴着眼镜,大概60岁左右的男性时,付宗立立刻反应过来,这人不就是村支书滕志伦吗?原来低保被撤、养老金一直领不到竟是村支书捣的鬼!

村支书将贪腐之手伸向惠农政策各个角落

4月12日,得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付宗立家,不一会儿,屋外就聚集了结车屯、廷上屯、廷下屯等邻近自然屯的十多位村民,他们纷纷表示要来反映情况。

廷上屯村民张官云说,几年前他家的老房子因为气象灾害部分坍塌,他和妻子孩子一直居住在彩条布搭建的简易棚子里。张官云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不能劳动,就是这样的困难家庭,也多年来没有申请到低保,村里下发危房改造资金也没他的份儿。好几次,张官云在路上堵住村支书反映情况,结果还被骂为“懒鬼”。

结车屯87岁的老人傅耀茂也是多年来没有领到基本养老金,他的家人告诉记者,村支书之前曾经把他们家的户口本、存折等要去说是办理什么手续,之后就没了下文。2012年村里下发危房改造资金,在村支书滕志伦的暗示下,这家人给了村支书2000元好处费才最终得到了1.3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金。

还有村民反映说,村里办理低保时,好些人家申请到三四个低保名额,结果发放时,村支书却要求他们将其中一两个名额的低保金分给别家,理由是低保户名额有限,要照顾其他的困难户,如果不同意的话就不给发钱。事实上,村里有的困难户申请了多年也没有领到低保,有些村支书的近亲或是跟其关系好的村民家中条件并不困难的,却领到了低保金。

由于大石山区干旱缺水,为了应对旱灾,2010年广西申请中央财政和自治区级财政两级资金开展了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弄兰村结车屯的饮水工程分得了上级划拨的资金25.7万元。村民说,这笔钱本来是要新建一个两三百立方米的大水池,用于引水到周边4个队,结果村支书更改了方案,只维修了他家附近的一个旧水池。记者在这座旧水池上看到了工程的公示牌,显示其施工时间为2010年7月20日,竣工时间为2010年8月30日,按照工期,1个多月时间只够对原有水池进行修缮,来不及建一个新水池。村民纷纷质疑,修缮水池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上级下拨的惠农资金到底去哪了?

弄兰村一名曾经跟滕志伦搭过班子的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也听过村里一个组长跟他聊天时提起滕志伦发放危房改造资金时索要好处费,可这名村干部继续追问下去到底给没给时,组长突然含糊其辞了。

“我也想举报他,但拿不到证据。”这名村干部说,由于每年危房改造资金的发放指标非常有限,有的村民为了尽快得到惠农资金,也就忍气吞声了。

弄兰村委副主任周昌传说,弄兰村有53个自然屯、40个村民小组。村委5名干部分了3个片区来管理,因为距离远,平时大家很少互相过问其他片区的事。本来低保名单要经过村委集体讨论才能盖章上报,但有时村支书外出开会要带公章出去,他们也不好意思不给,村务管理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权力大、监督弱导致村级腐败频发

事情曝光后,弄兰村一些村民陆续收到村支书滕志伦的退款。

村民陆秀娥说,村支书给她家退了5700元,退钱时还表示,他一时脑筋转不过来做了错事,别责怪。傅耀茂家收到村支书退还的4400元养老金。付宗立的母亲同样收到村支书退还的4400元养老金。为了平息付宗立的怒火,滕志伦还当着花香乡纪委工作人员的面,赔偿付宗立的务工费、车费2800元,并让付宗立写下收条。

“不是说他自己退了钱这事就算了。”4月13日,东兰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覃彦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像滕志伦这样侵占、克扣群众的惠农资金,已经涉嫌违纪违法,退了钱相当于他配合调查的态度比较好,并不能免于处罚。而且他私底下退钱,也不符合纪委的办案程序,应该由纪委或司法部门调查清楚,结案定性后,再由政府部门统一退给群众。

今年3月22日,花香乡纪委已经对滕志伦克扣群众养老金的问题进行立案调查。4月13日,花香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对滕志伦作出免职决定。

在弄兰村采访时,记者还遇到了东兰县反贪局局长黄志坚和两名同事。收到群众的举报信后,他们已在村里走访取证了三四天。黄志坚表示,现在由于惠农资金多,村干部权力大,乡镇主管部门平时只是过手材料而已,监督不到位导致村干部侵害村民利益的事时有发生。为了调查清楚事实,他们要挨家挨户走访涉事村民。

记者从东兰县纪委获悉,自去年东兰县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以来,已立案64起,涉及65人,其中包括多名村干部,而且基本上是村党支书和主任。

覃彦超表示,村一级的“苍蝇式”腐败之所以频发,有多个方面的原因。有些村干部做的时间长了,认为自己有本事才当上村干部,而且这么辛苦帮群众办了很多事,每月工资才千把块钱,内心不大平衡。他们就想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自己也捞一把,“既为群众服务,也为自己服务”。主观思想认识方面出了问题。

政策宣传不到位,办理程序不规范也是导致村级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和过去相比,现在惠民资金发放的过程虽然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但基层尤其是一些边远的山村,并没有按照这个程序去管理、发放。上级虽然要求村委将低保、养老金、危房改造的名单信息公示在村务公开栏里,但有些依旧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到位。加上有些政策受助对象本身就是弱势群体,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年老的维权能力差,甚至不识字。

此外,一些政府部门在发放惠农资金的过程中,重办理发放,轻核验回访,事后监管的不到位,也导致一些侵犯群众利益的事长期得不到解决。

“4月初,我们通过移动电信部门,给东兰县每名群众都发送了手机短信,告知纪委信访的举报电话和邮箱,只有充分发动群众,才能对干部形成最有效的监督。”覃彦超说。

 

     中国青年报报南宁4月14日电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