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王东京:定义“公平”的困难

发布时间:2016-05-07      来源: 学习时报    点击:

研读经济学数十年,发现有个现象奇怪:政府历来重视公平,学界研究公平的专家也很多,可不知何故至今对公平却不见有普遍认同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庇古被认为是较早关注公平的学者之一,1920年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但学界对他提出的“收入均等化定理”是否反映公平一直有争议,有人甚至持相反的看法。

  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利益取向、收入状况不同,对公平的理解也不同。不信你到大街上去问路上行人什么是公平?三个人,没准会告诉你四种答案;最近我查阅相关文献,想不到专家对公平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大相径庭。本人有自知之明,不敢贸然给公平下定义,不过有一点我清楚,知道目前公平定义的缺陷在哪里。

  学界看公平,大致有三个角度:一是结果公平,二是机会平等,三是起点平等。从结果看公平,通常的做法是用基尼系数去判断。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反映的是收入平均化状况。主流的观点说,基尼系数大于0.45即为差距过大,则收入分配不公平。这做法是将公平等同于平均,但想深一层,平均分配其实未必就公平。比如你比我能干,贡献也比我大,如果我和你平均分配收入,你觉得对你公平么?

  机会平等貌似公平,但若起点不平等,机会平等也难以保证公平。假如有一幅名人字画拍卖,你我都有机会竞买。不同的是,你整天游手好闲,却靠祖上遗产富甲一方;而我前辈一贫如洗,自己勤扒苦做收入仍不及你九牛一毛,尽管我比你懂得欣赏字画,可和你竞买,我成功的概率是零。再比如,政府斥巨资建造体育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说起来大家享用体育馆的机会平等,但若体育馆建在城市,对乡下的农民显然就不公平。

  可见,机会平等是否公平,关键要看起点是否平等。问题在于,真实世界里人们的起点是不可能平等的。参加歌手大赛,宋祖英嗓音甜美,你五音不全,你凭啥要求人家宋祖英与你起点平等?你天生聪慧,我愚笨如牛,一起参加高考,我却要求你的智商和我一样低,你也不会答应对不对?其实,五个手指伸出来不一般齐,人的禀赋不同,要求起点平等,无疑对禀赋高的人也不公平。

  说过了,我能指出现行“公平定义”的缺陷,但却不知怎样给公平下定义。近来日思夜想,一直有个疑问:公平是否就不能被准确定义?或者说,公平的标准本来就不该人为地设计?定义不清楚,想设计也设计不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对公平就束手无策,公平虽然不能准确定义,但对不公平的事却很容易看得出,尤其对身边的不公平,人们的判断往往能高度的一致。

  举例说,高考分数线的划定。对边疆民族地区录取线低一些大家没意见,而且觉得合情合理;但对北京地区考生享受照顾却大为不满。是为何故?因为北京地区有一流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考生的条件得天独厚而反而录取线比外地低,人们当然认为不公平。前几年,有外地家长为把孩子户口办进北京,来北京买房置地,可政府一纸禁令要求彻查高考移民,结果反而加剧了不公平。

  搞市场经济,有收入差距在所难免。别以为收入有差距就是不公平,其实老百姓并不这么看。你诚实劳动、守法经营致富,大家会羡慕你;你走私贩私、制假卖假,大家会痛恨你;你以权谋私、受贿敛财,大家就会反对你。因为后两种人损人利己,搞的是邪门歪道。还有,即便是合法致富,但若贫富差距过大,有人挥金如土而有人吃不饱肚子却得不到扶助,人们也会觉得不公平。

  再说城乡差别。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人们迁移自由,不仅对农民不公平,特别是对农民子女也不公平。比如义务教育,本来是要由政府免费提供,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皆应一视同仁。可现实却是,城里的孩子上学不收学费,而农民工子女却要交借读费。同样是医病,城里人报销比例高,农民却比例低;同样是养老,城里人有社保,农民却只能养儿防老;城里修路政府拿钱,农村修路却让农民集资。

  诸如此类的不公平,若不是故意视而不见,谁都可以再列举一些。有趣的是,学界不能恰当地定义公平,可老百姓却对公平与否看得一清二楚。这就应了那句古话,“公道自在人心”。若将此推展到政策层面,其含义是,政府求公平,大可不必事先设计出什么框框,而是要相机调节,不断消除多数人认定的不公平。这是说,追求公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

  若以上分析成立,政府追求公平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公平要以民意为依归。对社会反映强烈的不公平现象,政府应及时化解,不可听之任之。第二,要优先照顾弱势群体。搞市场经济难免有收入差距,有差距不要紧,要紧的是政府要对低收入者予以补贴。第三,要维护平等竞争的权利。目前的户籍管制,行政垄断等皆有悖于平等竞争原则,政府应尽早解除。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