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央视评论:孙小果案公布最新进展 为什么我们还要持续追问?

发布时间:2019-05-29      来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点击:

△视频:《新闻1+1》 孙小果涉黑案,“铁案”追踪!

5月28日中午12点26分,云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备受关注的孙小果案最新调查进展,就孙小果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等,回应了社会关切。(详情点击:云南通报孙小果案进展和家庭情况

而在此之前,孙小果的名字已经在一夜间为人们所知晓。这个屡屡犯事、在21年前就因强奸等罪名被判死刑的地痞流氓,为何能三番两次逍遥法外,引发了公众的种种揣测。(详情点击:“铁案”追踪:孙小果是谁?他为何能“死里逃生”?)

央视新闻微评论

公众关切得到回应  还有问题需要厘清

通报显示,1994年孙小果犯下的强奸案,是因为其母孙鹤予、其继父李桥忠四处活动,向办案部门提供了孙小果患病虚假证明,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部分领导及干警徇私枉法为孙小果办理了取保候审,并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其三年有期徒刑后,办理了保外就医手续,导致孙小果未被收监执行。

△云南法制报1997年11月28日报道

孙小果1998年犯强奸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后,让其获取减刑的所谓“专利”,也被证明是徇私舞弊的结果。孙鹤予、李桥忠与监狱、法院相关人员共谋,利用并非其发明的“联动锁紧式防盗窨井盖”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达到认定重大立功帮助其减刑的目的。

撤职的撤职、该处理的处理,孙小果案中一些涉案人员已经得到了处理,但现在还不能画上句号,人们心中仍盘桓着一些问号,我们仍需要继续追问。

回顾孙小果犯案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屡屡犯案的是孙小果,频频纵容其犯案的保护伞也是肇事者。假若第一次犯案后,法律对孙小果予以严惩,断然不会给他以第二次作恶伤人的机会;假若孙小果1998年被判处死刑,依法予以惩处,也不会再度给他以逍遥法外的机会。

孙小果“亡者归来”的背后还有哪些细节孙小果的母亲和继父到底编织了一张什么样的关系网?还有没有漏网之鱼?在法治之网层层密织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人敢于挑战法律的权威、肆无忌惮的蔑视司法尊严?我们还期待进一步的调查处理结果。

从“黑恶之徒”到“企业家”,转身之路走得如此平顺,不禁让人慨叹,更让人愤怒!众所周知,经商办企业要经过多道手续,改个名字在现实中也并不容易,谁给孙小果提供了种种便利,让他自由地穿梭转换于各种角色之间?又是谁给他披上了企业家的外衣?

追问孙小果案不仅是为了打掉保护伞 

一个罪行屡屡的惯犯,又是怎么一次次化险为夷?毫无疑问,孙小果一案已经远远超越了司法个案的范畴,关涉司法权威,关系法律尊严。在孙小果的名字屡屡见诸报端的“高光时刻”,让孙小果受到法律应有的严惩,似乎已不再难。关键是我们能否对此案一查到底,打掉其背后的保护伞,拔除其身边的摇钱树。

我们追问的终极目的,是希望发现这个案子中所暴露出来的司法程序执行程序中漏洞,弥补让孙小果脱网的缝隙,铲除腐败、徇私的土壤,让“孙小果”们受到法律的严惩。

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已经要求云南方面严查此案,将该案办成“铁案”。人们期待,一个个关涉案件的问号能够被拉直。人们更期待,伴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法律的威严得以彰显,对法律的信心得以重塑!

 

文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评论员王健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