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2015年中国反腐七大看点 亮剑“为官不为”

发布时间:2015-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原标题:2015年中国反腐七大看点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2014年,“打虎拍蝇”的反腐行动保持高压态势。3月12日两会上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到:查办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4040人,同比上升40.7%;依法办理周永康、徐才厚、蒋洁敏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查办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9913人,马超群等“小官巨贪”被查处。

  2015年中国反腐将有哪些新动向?高压反腐将如何继续?“新华视点”记者在两会上采访权威人士,探究未来中国反腐的七大看点。

  热点1:推进反腐立法

  背景: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主任王爱立表示,反腐败国家立法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仅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还包括行政监察法等。今年1月,最高检出台意见,将积极推动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认为,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是对全面依法治国精神的落实,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也是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根本方向。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说,反腐败国家立法不仅要包括惩罚规定,还要有配套措施,比如官员财产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等,并且与官员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查处结合起来。

  热点2:盯住“一把手”

  背景: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查办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突出查办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分和岗位的案件。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对地市县的巡视,盯住“一把手”和班子成员。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两会上说,山西的腐败是“一坨一坨的,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塌方”。全国人大代表、律师陈舒说,“一把手”腐败高发的原因一是监督缺位,同级纪委监督不了,上级纪委监督不力;二是权力过于集中,少数“一把手”无视党的政治规矩,凌驾于组织之上。腐败的发生往往是“一把手”与下属、亲属和情人等结成共腐关系圈,带烂队伍,带坏风气。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关键还是要强化监督,打造法治、透明的权力运行环境。

  热点3:亮剑“为官不为”

  背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两提“为官不为”,释放出反腐向纵深推进的信号。同时,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查办国家机关渎职侵权犯罪13864人,同比上升6.1%;同步介入晋济高速特大燃爆事故、昆山特大爆炸事故等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查办事故背后渎职犯罪788人。此外,检察机关通过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也将在依法追究“为官不为”方面发挥作用,维护国家和百姓利益。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凉山州监察局副局长何吉英说,“为官不为”不仅仅是党风、政风的问题,更关乎经济爬坡过坎、改革攻坚,关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对“为官不为”的问责不能停留在表面。除了嗑瓜子、玩游戏、迟到早退等作风问题,今后,对导致党和政府形象被破坏、经济发展失速、百姓利益受损等不作为,也要进行追究。尤其是在重大责任事故、环境保护等方面,失职、渎职等行为高发频发,应该加大追责力度。

  热点4:国企反腐升级

  背景: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出,国有企业改制等领域造成国有资产资源损失、流失的案件,将是下一步的查办职务犯罪的重点。2015年第一轮中央巡视工作启动,26家被巡视单位全部为中管国企。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说,从2015年中央巡视重点,到近期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国企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领域。强化国企反腐,将推动国企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且对于新常态下把国企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

  热点5:海外追逃继续发力

  背景: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共抓获境内外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749人;今年将积极推进追逃追赃工作,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今年1月,公安部通报,为期半年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共从69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外逃经济犯罪人员680名。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说,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引渡条约和刑事司法协作条约的总数达到91项,2015年的国际追逃追赃也绝不会松懈。下一步,应该在建立外逃人员数据库、加强国际合作、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做好工作,使海外追逃追赃工作效果更加明显。

  热点6:严惩身边的腐败

  背景:最高检报告指出,去年,针对惠民资金和涉农补贴申报审核、管理发放环节“雁过拔毛”“跑冒滴漏”等问题,深入开展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查办社会保障、征地拆迁、扶贫救灾、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三农”等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9913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解读: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在两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后将重视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黄树贤表示,群众身边的腐败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下一步要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的责任,集中力量查办所属辖区内的腐败案件。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硕表示,发生在百姓身边的腐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党政机关的形象。严查这类腐败,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意义很大,能让百姓感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

  热点7:严查资源领域腐败

  背景:最高检报告指出,今年将突出查办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岗位的案件,尤其是工程项目、土地出让、矿业资源开发、国有企业改制等领域造成国有资产资源损失、流失的案件。2014年,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资源性领域腐败频发,中央巡视组公布的巡视报告中,山西、四川、陕西、广西、浙江、河北等多地因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领域存在腐败问题被点名。内蒙古自治区原党委常委、统战部长王素毅,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柏槐等一大批干部因为资源领域腐败而落马。



(责任编辑:ZIDONGGE)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