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山东公布2014年度十大投诉热点 网购成新“重灾区”

发布时间:2015-03-15      来源: 大众日报    点击:

    法制山东网讯   凭借微信朋友圈中的朋友关系打开市场,微商似乎诞生之初就带了些熟人间的信任,“朋友不会坑朋友吧”,不少消费者怀揣这样的心理投身其中。

  但实情如何呢?拿到的商品质量堪忧,但碍于人情面子默默忍下;付款之后无人发货,辗转添加的这位“朋友”最终难觅其人;买到假货向消协投诉,才知个人对个人的私下交易行为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保护……当朋友圈变身商圈,微商之“危”逐渐显露。

  想维权,却连人都找不到

  泰安的张小姐支付了2050元给朋友圈中的一位“代购”购买一款手表,之后的事情却出乎其所料:长久不见发货,询问“代购”物流单号也无人应答,意识到受骗后才发现,对这位辗转添加的微商,除了一个不知真假的姓名外一无所知,想维权都无从着手。

  “目前,微信上的店铺,无实名认证,多数无营业执照,付款时买家直接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打款,缺乏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对消费者而言交易的风险较大,当发现微购的商品有问题时,往往因找不到商家而陷入维权无门的境地。”省消协公职律师唐雪宇说,“而且,如果企业通过微信进行营销,维权可适用消法,但是为数众多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私下交易,无法确认为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不适用消法,消费者无法享受到消法赋予的诸多权利。”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搜集到的微商乱象便可列出一长串:付款之后不发货;将商品描述得天花乱坠,但商品实际质量远非宣传所言;个别商家虚构有奖转发、微信集赞等,骗取用户关注,事后不兑现承诺;“海外代购”商品系国货;所购商品有质量问题时,通过微信资料中填写的联系方式无法联系到人……

  微商交易出现纠纷,可当作民事纠纷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消费者将面临层层关卡:要达到立案标准,需从银行获取相应账户之间的转账证明;还要有有效的聊天记录,证明转账行为的存在,是基于自己和卖家之间交易合意,而不是由于赠与或借款等其他原因。“关键是,当微商交易发生纠纷时,责任主体确定较为困难。一旦出现商品质量等纠纷,商家可以使用一键删除或者关闭账号等功能,使维权证据难以提取,维权主体无法确认。”唐雪宇表示。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记者采访发现,几乎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里都有人在卖化妆品。那些品牌名字你可能从未听说过,但每一件都被描述得功效神奇,但实际上,说得天花乱坠的卖家可能连商品实物都没有见过。

    记者联系了微信上的一位偶然添加的“朋友”,询问如何成为一个微商?需要多大成本?每天发布各种韩妆信息的她表示,只需要转发图片,有人要购买时将信息告知她,我无需囤货甚至无需经手,由她或她的上家发货即可,轻松赚取差价。

    在微信上经营国外手工皂生意的小王向记者坦言,他店里的手工皂均出自国内工厂,制成后贴国外商标。

    “我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介绍加了一个代购的微信,结果,买来的面膜我觉得不是真品,想退。刚开始店家还理我,后来干脆以忙为由不再回应,因为价格不贵,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在济南工作的小陈表示就当交了学费,但郁闷的是,不同于淘宝等电商平台,微信朋友圈的留言方式下,不互为好友的人之间看不到彼此的评价,所以即便买到假货,也很难告知想要购买的其他潜在消费者。

    微商购物需擦亮眼睛

    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微商确为不少消费者购买质优价廉的商品提供了一条途径,但作为消费者,应该形成自己成熟的消费观念,莫轻易受到低价诱惑冲动购物。

    “正品代购的利润远没有想象的高,盈利主要在于走量,所以如果哪家店的价格低得离谱,只能劝大家自己擦亮双眼。”在泰安一家农村信用社工作的王小姐经营微店已经一年有余,其大学舍友在美国读研,两人一个在国外负责采购,一个在国内负责中转和发货,顾客多是身边相熟的朋友,低价当然是最大的引人之处,但除非是圣诞节等美国惯例的折扣旺季,平时折扣并不会太大。

    今年3月刚开始经营微店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财会专业学生小于透露:“比如说,国内比较热销的澳大利亚sukin产品,因为本来的价格不算高,我会加价30%-50%再卖出,加价后也仍在消费者心理承受范围内,像摩洛哥油这种本身就比较贵的商品,则一般加价10%-20%。”

    律师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微信朋友圈的商机,再加之不少人利用微信的“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去结识一些新朋友,对于微商购物,消费者还需谨慎为之。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