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硕士嫖娼死亡”折射权力任性,施暴无以限制

发布时间:2016-05-1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5月9日晚上,一篇题为《刚为人父的人大硕士,为何一小时内离奇死亡?》的网帖刷爆朋友圈,引发广泛关注。网贴称,5月7日21时左右,雷洋从家里出门去首都机场接亲属,之后就失去联系,到8日凌晨1时,有自称东小口镇派出所的人员接听电话,告知亲属速去派出所。亲属于凌晨1时30分左右赶到后,被告知雷洋因涉嫌嫖娼,在警车带往派出所的途中因心脏病突发死亡。
此事件已经曝光后,迅速引起各方猜忌。而雷某家属与当地警方的言论存在较多出入,不禁让公众陷入迷糊的状态。随后雷某亲属发网贴,配之人大硕士、初为人夫、结婚纪念日等关键词,迅速拉拢了公众一致讨伐警方,将此次事件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出现了“人大硕士、初为人夫、结婚纪念日”,让公众开始认为警方有意要将雷某“被嫖娼”,因为在大多数人心中会有这样一种概念,有幸福家庭,有体面工作的男人,没有理由去嫖娼。但是排除情感因素,单凭其是人大硕士、当日是其结婚纪念日等因素就可以完全断定其不会去嫖娼吗?诚然,这样的言辞太过苍白与无力,一个人的身份及存在的价值都足以证明行为。
笔者认为,此次的重点根本不在于雷某是否真的嫖娼,而是应该是:一、此次事件中的雷某死亡的具体原因;二、在抓捕过程中,执法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而当地警方两次通报中均未提及,在第一次通报简单明了的称,雷某涉嫌嫖娼,在抓捕过程中突然身体不适,后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第二次通报中,拿出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了雷某确是有“嫖娼”行为,在强有力的澄清“被嫖娼”这一说。
“被嫖娼”这一言论当然需要澄清,但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这只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小插曲,公众迫切的想知道雷某的死因。在整个事件中,对于雷某的死因,当地警方一直说不清楚,也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均是警方的口头言论。在最初,雷某亲属得到的死因是,突发心脏病死亡,但在抢救的医院的医生说法却并未得到证实,且家属提出尸体上有伤;在后期通报中又称,在抓捕过程中,雷某激烈反抗跳车,说是头着地致伤;而在最近一次的采访中,当地警方又称是,脚先着地;暂且不提死因到底是如何,就当地警方的回应言论就十分的补眼睛,既然需尸检才能确定最终死因,就不应过多附上猜测。
再者,事发至今已有四天,当地警方仍是在“自查”,这严重缺乏了公信力。此事让当地警方自己查自己存在很多弊端,哪怕是调查出的真是证据也很难让公众信服。因此,此事还需更上一级或是异地专案组介入调查,另外也需更完整的公开,更充实的证据来还原真相。
 
【四川 王萱 0837-6222356

    警察采取强制措施是受到有关法律严格限制的,不是无限制可以随意实施的。如果一个社会对于警察的权力与实施暴力强制措施不加以限制,那么这个国家就不是现代的法制国家,而是警察国家,极权国家——这将意味着任何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身权利无法得到合法保障。
虫 2016-5-12 21:15:34

(试想一想:如果听任此案成为警方办案的合法案例,那么任何公民某一天走在路上都可能突然遭到便衣警察的拦截,称其被怀疑嫖娼或者有其它不法行为,如果做出反抗就可以不明原因地被致之死命。那样一种社会将是什么社会?岂非太可怕了?!)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