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新证据规定给律师挖的十个坑

发布时间:2020-04-21      来源: 律师同城    点击:

最高人民法院新修改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于2020年5月1日起实施。笔者认为,对于诉讼律师而言,证据规定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实体性规范司法解释(例如最近很火的《九民纪要》)。理由有二,一是实体规范都是针对某一或某几种特定类型的案件,律师不一定马上遇到这样的案件,遇到了现学习也不太晚,但证据规则,是所有案件都适用的(大宝啊,天天见),二是实体判决的胜败,更依赖于当事人在案情中是否处于优势地位,但证据规则的运用,完全是律师的技术活,荣耀和责任更应加在律师头上,这意味着什么,同行们都很清楚。

 

笔者亲历过2001年证据规则的启用的历史时期。对于证据规则可能对律师的执业造成的直接影响,深有感触。为了防止在新规定下发生错误,特此整理了十个重要的陷阱,与同行们引以为戒。‍

 

一、律师对案件事实也可以构成自认,且贯穿诉讼全过程,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法条指引

 

第五条第一款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的事项外,诉讼代理人的自认视为当事人的自认。 

 

第三条第二款   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律师对委托人“虚假陈述”,要早发现、早治疗,否则后果严重

 

法条指引

 

第六十三条  当事人应当就案件事实作真实、完整的陈述。 
  当事人的陈述与此前陈述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并结合当事人的诉讼能力、证据和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审查认定。 
  当事人故意作虚假陈述妨碍人民法院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律师事先不了解案情,消极应付“不清楚、不明确”,不再是经验丰富的表现,搞不好会吃大亏

 

法条指引

 

第四条   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四、律师对“电子数据”缺少科学知识,固定证据、提交证据的能力急需提高

 

法条指引

 

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对于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应当结合下列因素综合判断: 
  (一)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完整、可靠;

     (二)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或者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是否有影响;

     (三)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具备有效的防止出错的监测、核查手段;

     (四)电子数据是否被完整地保存、传输、提取,保存、传输、提取的方法是否可靠; 
  (五)电子数据是否在正常的往来活动中形成和存储; 
  (六)保存、传输、提取电子数据的主体是否适当; 
  (七)影响电子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其他因素。

       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通过鉴定或者勘验等方法,审查判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 

 

 

五、律师要重视“域外证据”的分类方法、公证、认证手续的新变化

 

法条指引

 

第十六条   当事人提供的公文书证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涉及身份关系的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六、律师提交证据、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申请鉴定,不要超时提出

 

法条指引

 

第五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逾期提供证据的当事人处以罚款的,可以结合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主观过错程度、导致诉讼迟延的情况、诉讼标的金额等因素,确定罚款数额。 

 

第二十条第一款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举证期限届满前提交书面申请。

 

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提出,并预交鉴定费用。逾期不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的,视为放弃申请。

 

 

七、律师发现“鉴定意见”有问题,要及时提出,不要坐等开庭

 

法条指引

 

第三十七条第二款   当事人对鉴定书的内容有异议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书面方式提出。 

 

 

八、律师申请鉴定、申请鉴定人出庭、申请重新鉴定,要慎重,否则增加当事人诉讼成本

 

法条指引

 

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提出,并预交鉴定费用。逾期不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的,视为放弃申请。

 

第三十八条第一款   当事人在收到鉴定人的书面答复后仍有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通知有异议的当事人预交鉴定人出庭费用,并通知鉴定人出庭。有异议的当事人不预交鉴定人出庭费用的,视为放弃异议。 

 

第四十条第二款   对鉴定意见的瑕疵,可以通过补正、补充鉴定或者补充质证、重新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重新鉴定的申请。

 

 

九、律师对于“提交书证申请”制度,要充分重视,不要固守“谁主张谁举证”的“经验”

 

法条指引

 

第四十七条第一款  下列情形,控制书证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书证

    (一)控制书证的当事人在诉讼中曾经引用过的书证;

    (二)为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制作的书证; 

    (三)对方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有权查阅、获取的书证;

    (四)账簿、记账原始凭证: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提交书证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八条  控制书证的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书证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书证内容为真实

        控制书证的当事人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对方当事人主张以该书证证明的事实为真实。 

 

 

十、律师不要再提交“书面证人证言”,要苦练当庭询问技巧

 

法条指引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要求证人出庭作证,接受审判人员和当事人的询问。证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或者人民法院调查、询问等双方当事人在场时陈述证言的,视为出庭作证。

 

第七十四条   审判人员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审判人员许可后可以询问证人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