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为何?李克强拍桌子,温家宝摔电话,朱镕基做“恶人”

发布时间:2020-05-30      来源: 杂谈与时评    点击:

 
    有句古话,“治大国如烹小鲜。”在中国,国务院总理就是这个直接“掌勺人”,上至国家大政方针,下到百姓衣食住行,件件都须关心,还得跟成千上万阻力相博弈。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曾有名言:“政令出不了中南海”,传遍天下,足见总理行事之难。
 
    于是,诸位总理,有时也不得不当场发火。
 
李克强拍桌子
 
   从不发脾气,这是李克强做总理之前,与其共事过的人对他的最深印象。但从新一届政府上任,一切不同了。
 
    民生,或者说保障更多人能享有改革红利,是让李克强不得不操心的问题。
 
    在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谈到,有一位副部级官员,村干部为了“讨好”他,一直给他父亲发放低保。“这用得着吗?难道一个副部长级干部没钱供养自己的老子?说白了这就是送人情嘛,这坚决不行!”说到这里,李克强重重拍了下桌子,“所以,一定要把信息披露制度严格建立起来,防止暗箱操作,低保金的发放要像划分土地那样,让老百姓监督”。
 
    也是在这次常务会上,李克强还讲起,自己有一次去农村调研,遇到一个考上大学却上不起学的孩子,原因是父亲重病,她为给父亲治病不得不辍学打工。
 
    “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李克强说。后来省里给他打报告,说孩子上大学的事情安排好了,但他心里还是不踏实。“她遇到了我,解决了困难,要是没遇上呢?对这些特殊情况,不能只用特殊办法解决。必须要有一个制度。”
 
    事实上,去年10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推进以法治方式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而在12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强调,要把救助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孔子讲,君子周急不济富,这就是说,百姓真有紧急的事,政府就得救。民政部要统筹救助制度的实施,把底线保住。”

 

温家宝挂电话
 
    和李克强相同,前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是给人以儒雅、温和的印象,当众动怒这种行为,似乎离他很远。即便是2009年2月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遭遇“鞋袭”,他也只是冷静地观察着事态的发展,直到闹事者离开现场,才平静地说:“老师们,同学们,这种卑鄙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的友谊。”
 
    温家宝任总理的十年,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世界、与时代接轨。变局中,中国政府领导人在学习、调整应对,把正前行方向。
 
    于是,所能见到的温家宝的“火气”常常流于笔端。2006年5月19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假药在广东夺命5人。温家宝作出的三点批示里,“彻底调查”“必须下决心整顿”等词,后来被媒体称为“非常严厉”。
 
    即便是2011年被媒体冠名为“点名痛斥染色馒头瘦肉精”的讲话里,温家宝说的也只是“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但在2008年汶川抢险指挥时,温家宝把电话摔了。《广州日报》文章称,同行的一名记者目睹了温总理罕有的发怒:“当温总理接到电话,听说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10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时,总理在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之后他把电话挂了……总理向前往汶川的登机部队领导下达指示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从上任总理伊始的SARS,到随后的宏观调控,再到汶川大地震与全球金融危机,十年间,温家宝总理应对着众多之前鲜有发生的难关、大事。他那句“请人民把我忘记”的名言中似有谦虚,也有些许历史的无奈。

 

朱镕基做“恶人”
 
    “我性情很急躁,缺乏领导者的涵养,干工作急于求成,对下面干部要求过急、批评过严。”这是1988年4月25日上海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朱镕基对自己的评价。这一天,他当选为上海市长,其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
 
    较之两位后任,朱镕基如他自己所说,要“急躁”得多,发起火来,毫不留情,原本不苟言笑的面容也会变得更加严肃。
 
    邓小平曾经多次提到,朱镕基是一个“懂经济”的人。朱镕基总理任期内,也确实吸取了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治理整顿的经验教训,把控住经济大局,压住了经济的“大起”却没有出现“大落”;压住了通货膨胀,却未见市场萧条。但付出的,是调任中央之后,媒体报道里朱镕基不胜枚举的发怒片段,这些片段都在整个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激烈转型的关键点上。
 
    1993年,时任副总理的他,为抑制金融失序,接连7次发文要求各银行收缩银根,却被无视。于是在其后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他伸出手来,点着与会银行官员的鼻子厉声说道:“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还坐在讲台上面作报告,下面能不骂你?……如果你们发现我有不廉政、不勤政的问题,你们可以检举、揭发。但是我也要求大家,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结果是,短时间内,金融市场迅速稳定,引得媒体欢呼“宏观调控初见成效”。
 
    其后,在九江堤坝决口现场,他怒斥“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在查出时任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的贪污案件时,他更是留下一句名言:“反腐败就是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决不姑息手软。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无非是一个同归于尽。”
 
    对下属工作情况,朱镕基更是要求严格。一位前省长回忆:某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有位副省长照着发言稿念到他们省“配套拨了1.5亿低保资金”。
 
    朱镕基马上打断道:“你真的拿了1.5个亿吗?”其后他问在场的财政部一位副部长:“他真的投了1.5个亿?你们财政部有没有个说法?”该部长说:“据他们汇报,确实是1.5个亿。”朱镕基说,“你讲话还很有艺术,还‘据他们汇报’!到底有没有这回事你不能查吗?”
 
    用朱镕基自己的话说,他之所以发怒,就是要恪尽职守,敢于说真话。“如果本届政府都是‘好好先生’,我们就对不起人民,要做‘恶人’。原载《现代领导》杂志(来源:杂谈与时评)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