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两部门联合印发猴痘防控方案

发布时间:2023-07-28      来源: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点击:

      法治宣传网山西忻州讯( 孟建文 马俊伟 )报道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近日联合发布《猴痘防控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猴痘样症状监测,对猴痘密切接触者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

      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开展猴痘样症状监测,尤其是皮肤(性病)科、肛肠科、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等,加强猴痘样症状鉴别诊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在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等重点人群开展诊疗或检测咨询服务时,应主动询问是否有猴痘样症状及其可疑接触史,及时发现猴痘病例。海关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收到猴痘相关异常健康申报或检疫发现有猴痘样症状的入境人员,应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发放《就诊方便卡》,指导尽快就医。此外,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疫情形势,经评估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经常出入的酒吧、会所、浴池等重点活动场所,开展污水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猴痘病例的场所。
 
      猴痘密切接触者包括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部位及其被污染物品,或感染动物及其分泌物、渗出物等污染物;以及职业暴露或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等,经评估有感染风险的人员。方案明确,对密切接触者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限为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21天,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可正常生活与工作,需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疾控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在第7、14、21天电话或上门主动询问密切接触者自我健康监测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查处置。密切接触者应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体温高于37.3摄氏度)、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或与随访联系人取得联系,接受猴痘病毒核酸检测。
 
      方案指出,针对重点人群、出入境人员和一般人群应及早开展宣传教育,加强人群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积极配合做好防控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要充分借鉴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经验和服务模式,在男男性行为人群经常出入的酒吧、会所、浴池等重点活动场所,开展同伴教育。出境人员需关注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猴痘疫情信息,不接触猴痘样症状者及啮齿类、灵长类等动物。来自猴痘疫情报告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如在境外有可疑接触史,入境后21天内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避免与他人发生密切接触,一旦出现猴痘样症状,应主动就医。
 
      国家疾控局表示,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现阶段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感染猴痘的重点人群。目前一般人群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较小,但需了解猴痘基本知识,做好健康防护。

法治宣传网》山西忻州运营中心报道 
法治宣传网山西忻州运营中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18518886786


(责任编辑:衡国胜)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