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立法问题还是执法模糊?希望高铁互殴事件能够得理不饶人

发布时间:2023-05-12      来源: 胡雄兵2015    点击:

图片

 
5月8日晚,司法部对“高铁掌掴事件”发声,于是这个事件就有点意思了,有可能成为推动法治进步的一个标杆式案件。
事件原委是:在5月2日C6276次列车上,一女子因制止“熊孩子”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5月3日报警,警方最终将此事认定为互殴,女孩被处罚200元,对方则被罚500元。
事后,该女子称对方和警方都在劝双方和解,对此她认为没有错,坚决不和解,目前正提起行政复议。网络上一面倒的支持女孩不和解。于是,司法部发声了,但是有意思的是,作出处罚的成都铁路公安局一直没有回应,那么司法部的喊话是喊给谁听的呢?
1、正当防卫、互殴的认定非常模糊
2018年昆山龙哥案件,于海明在各方关注下,法院最终认定其为正当防卫,判其无罪。此后,其他各地法院才慢慢有正当防卫无罪判决的案例出现,在此之前,很多类似案件都是会被认定为防卫过当的。
回到这个案件,《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的规定并不适用,因为达不到犯罪的程度,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相关的解释,关于互殴就相对模糊很多,为此,警方为了尽快平息纠纷,很多都会施压双方调解,和气生财嘛,所以日常中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罚很常见,但是这种稀泥式执法,结果是事情了了,违法者惩罚力度不够,受害者不服,传播开了法治公信力下降
因此,司法部的喊话,并不仅仅是针对成都公安局的这一单个案件的处罚行为,而是希望借此推动、稍微纠正下基层法院的和稀泥式执法。
2、执法问题还是立法问题,警方为什么认定为互殴
那么这个问题的原因到底是立法模糊还是执法模糊呢?我个人觉得是基层推诿的思想作祟。
立法层面,法律是有滞后性的,肯定会落后于社会发展,因此需要有司法解释甚至相关的判例出来,我国虽然不是判例法国家,但是这2年最高法专门出台了同案同判、类案检索的制度,甚至要求法官对提供的类案必须进行说理,否则上级法院可以直接依据这一条发回重新审理。所以法律不可能规定的那么细,此时原则就可以适用了。
执法层面,因为立法的模糊,行政机关/基层法院为什么不太愿意或者说不敢主动改变呢?是因为法律专业能力不够吗?个人认为不是,更多是缺乏开创先河的勇气。从我个人执业体会感受来说,很多基层法院甚至行政机关也知道这样不对,甚至暗底下希望当事人可以复议或者上诉,这样可以通过上级来纠正,避免基层担责。
这种“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行政想法,对于当事人或者法律来说,增加了成本,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推诿踢皮球?也难怪出现一些公正帮理的正常执法行为,社会上马上赞誉一片。
因此这个案件期待复议结果撤销对该女子的行政处罚,以后各地就能同案同判多些公正人性执法。在此,无论是法律工作者还是作为普通大众,希望这种事儿越多越好,也希望有更多的得理不饶人出现。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